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语言运用(2021年12月)

发布时间:2022-06-24 17:2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语言运用(2021年12月),供大家参考。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语言运用(2021年12月)

 

 2022 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语言运用(2021 年 年 12 月)

 共 一、语言运用(共 28 小题)

 1.(2021 秋•武侯区校级期中)家国情怀是赓续千年的文化传统。请仿照示例,在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话。

 杜甫

 范仲淹

  鲁迅

 毛泽东 示例一

 韩愈——他如同一匹老马,虽然不以千里著称,但行而不辍。

 示例二

 艾青——他愿意像礁石那样,虽然满身伤痕,却屹立不动。

 2.(2021 秋•武侯区校级期中)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阅读下列有关“为什么要涵养家国情怀”的文字,请概括出家国情怀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我们为什么要涵养家国情怀?回首先贤,陆游在《放翁家训》里殷勤嘱咐孩子节俭克己;诸葛亮于《诫子书》中谆谆劝勉儿子勤学立志。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魂的文学书写,而是淳正家风的自觉继承。更何况,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你不想舍弃自己的文化根基,那么涵养家国情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此外,只有具有家国情怀,我们当代青年才能有信念、有担当,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3.(2020 秋•萨尔图区校级期中)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①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②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4.(2021 秋•安定区校级期中)根据语境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不知万物,何以知天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奇妙之处,即使草木也寸心可见。一粒尘埃,不探究便不知它中和过湿润的空气;一滴雨水,不观察就不晓它浸润过干涸的水渠;

 ,

  ;

 ,

  ;

 ,

  。万物轮转,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作用,即使微不可察,万物的本身也都不应该被忽视。

 5.(2021 秋•兰州期中)“爱国、报国”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胸怀爱国心,践行报国志的人数不胜数。请参照下面示例,为一位大家熟知的爱国人

 士写几句赞词。

 示例:岳飞——报国精忠,三字狱冤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6.(2020 秋•叙州区校级月考)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起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②句式一致;③同时运用拟人和反问两种修辞)

 紫藤萝

 黄河

 岳阳楼

  醉翁亭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内心的豪情吗? 7.(2021 秋•武功县月考)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们需要彼此的欣赏。②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认可,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③我们渴望被人欣赏,往往忽略了欣赏别人。④更多时候:我们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乐于放大自己的优点,甚至喜欢在别人的不幸中寻找到自己的幸福。⑤然而,欣赏是相互的,要想被人欣赏,就得先去欣赏别人;只有欣赏别人,才会被人欣赏。⑥总而言之欣赏应该是相互的。⑦欣赏别人,就是善于发现并寻找别人身上的优点:欣赏别人的谈吐,会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

 (1)请提取出第①句的主干。

 (2)第④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第⑦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8.(2021 秋•河南月考)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今年 7 月特大暴雨期间,郑州市气象局多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什么是“红色预警”呢?据相关专家介绍,雨预警信号有蓝、黄、撩、红,分为四个等级,强度由低到高都是①

 。

 气象学上,21 小时内降雨量在 50.1~100.0 毫米的降雨被称为暴雨,所以,相同的雨量下,如果降雨的时间越短,那么雨的强度就越强,根据以上原理,气象部门制订了相应的预警信号,并随着暴雨强度的变化随时调整。专家指出,②

 ,防范手段也不断升级。

 9.(2021 秋•罗庄区期中)你校团委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九年级某班同学在演讲中这样深情地说道:我爱我的祖国。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来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假如我是一个雕刻家,我就要用真挚的热情,来雕刻祖国的伟岸形象。请你仿照这两个句子,在后面再补充一句形成排比,来增强表达效果。

 假如

  ,

 ,

 。

 10.(2021 秋•息县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开车看手机引发的交通事故,现实中不胜枚举。根据调查,看一眼手机至少要 3秒,以 60km/h 的速度计算,3 秒钟可开出 50 米,等于说,这 50 米其实处于“盲开”状态。正是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又一个“盲开 3 秒”,酿成了一起又一起可怕的交通事故。在“意外”的名义之下,很多人未对开车看手机引起足够重视。殊不知,“盲开 3 秒”①意外,②人为。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在酒驾后的反应速度与正常反应时间相比慢 21%,而开车看手机比正常反应时间慢 35%。换句话说,③___,由于分心驾驶直接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不是 ②就是 B.①不是 ②而是 C.①不仅 ②而且 D.①与其 ②毋宁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11.(2021 秋•郯城县期中)航模小组的同学都有着追随航天的梦想。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中国的天真蓝。宇宙中,中国第一枚人造卫星东方红的痕迹,弥留至今。它象征着中国最重要的一跳,中国航天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嫦娥”奔月远古神话变现实,

 。航天梦想的实现,是祖国的自豪,是所有中华儿女的自豪。

 12.(2021 秋•陇县期中)我们的先贤崇尚君子品格,把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人格化,称为“四君子”。请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种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13.(2021 秋•德江县期中)传承“自强不息”精神。

 青春应立志为国。周总理少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将一生了献给人民;“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让全国人民不挨饿,有饭吃。他研制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我国 14 亿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请依据示例,结合上面一段文字,补写两句青春座右铭。

 为中华之崛起发奋读书,

  14.(2021 秋•龙凤区期中)补写句子: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15.(2021 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火遍全网,请你仿照该句式,以“自强”为话题,再仿写一个句子。

 16.(2021 秋•大兴区期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想选用一种颜色表达对诗歌的理解,请你按照示例,仿写句子。

 示例:我心中的诗歌是绿色的,绿色既是诗人笔下葱郁的草木,也是诗人心中不灭的希望。

 17.(2021 秋•宽城区校级月考)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要求不少于 30 字。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2)班级要围绕“自强”开展讨论,下面是王华同学发言的提纲,请你帮他完成。

 自强的提出问题 和平时代的青年要不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分析问 层次一 观点一 自强是一个人身处逆境时

 力量 题 奋起的精神动力 摆事实

 ①

  层次二 观点二 自强是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内在动力 讲道理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 得出结论 ②

  (3)下面是小叶同学写的活动心得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甲]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者,原因无不是因为自立、自强!作为肩负祖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乙]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开辟新境界。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①[甲]处画线句子修改意见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修改意见为

 18.(2021 秋•宽城区校级月考)你所在的小组合作朗诵《我爱这土地》,品味诗歌情感。对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的朗读设计,小珍和小珠产生了分歧。

 小珍: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沉,语调下抑。

 小珠: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19.(2021 秋•朝阳区校级期中)下⾯是一则报道“北京⼤学红楼百年纪念展”的新闻,有一句表达⽋妥,请在【甲】【⼄】两句中找出该句并进⾏修改。

 2018 年 12⽉4⽇,“北京⼤学红楼百年纪念展”亮相北⼤红楼。

 据介绍,本次展览以红楼为视⻆,分为“北⼤红楼创建”“五四新⽂化运动中⼼”“北⽅⾰命运动主阵地”“北⼤红楼的保护和利⽤”四个部分。它重点展现北⼤红楼在五四新⽂化运动时期所发挥的中⼼作⽤,以及作为⻢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中⼼、北

 ⽅⾰命运动重要阵地的光辉历史。

 【甲】展览展出实物 166 件、历史照⽚216 幅,多数展品都是⾸次展出。【⼄】这些实物展品、历史照⽚再现了新⽂化运动百年来的艰⾟历程。它们与红楼一起构成新⽂化景观,留给我们丰厚的精神遗产,指引我们开创未来。

 20.(2021 秋•罗湖区校级期中)小圳是一个喜爱阅读的中学生,最近阅读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请你从以上三篇文章中选一篇,仿照前面的句式写一句话。

 人们从《沁园春•雪》中感受到雄奇豪迈的气概,从《乡愁》中感受到一唱三叹的旋律,从《我爱这土地》中感受到至死不渝的深情,

  21.(2021 秋•长沙期中)习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许多自强不息的英雄和先锋,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这些人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有“

 ”的

  (仿照再举一个)。

 22.(2021 秋•宝安区校级期中)11 月中旬,小安的学校将举办一场“少年当自强”的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23.(2020 秋•莘县期中)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秋天”的古诗:

 ,

 。

 24.(2020 秋•叙州区校级期中)请将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①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资讯。

 ②近年来,“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流行开来的“浅阅读”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③这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

 ④“浅阅读”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习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选择有关。

 ⑤所谓“浅问读”,是指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

 正确的顺序是:

  25.(2020 秋•邓州市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

 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①____?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其次,②____。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如《敬业与乐业》;还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

 ②

 26.(2021 秋•汝州市校级月考)阅读语段,指出其中有语病的句子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尤其备受关注,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1)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

 (2)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

 27.(2021 秋•海城市校级月考)仿...

推荐访问: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语言运用(2021年12月) 速递 年中 复习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