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概论写什么(6篇)

发布时间:2023-05-02 16:15:05

篇一:论文概论写什么篇二:论文概论写什么篇三:论文概论写什么

  

  毕业论文概述及写法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环节

  选题、毕业实习、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撰写、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阅、毕业论文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主要讲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撰写三个主要环节的工作。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一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

  ⒈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⒉题目难易程度适宜

  ⒊题目工作量饱满

  ⒋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等实际相结合注意研究内容要有创新。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常存在问题

  ⒈工程类专业学生搞论文的人数太多,搞工程设计人数太少,个别院校高达

  4:1,不符合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⒉毕业设计(论文)知识覆盖面太窄、太偏,难体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⒊选题过大,或离所学专业太远,使学生无法完成;⒋选题太易,达不到对学生综

  合训练目的⒌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等实际结合不够内容旧无创新

  ⒍纵横向重题现象严重。四、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作用

  1.促使学生完成收资任务;

  2.促使学生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意义;3.完成课题研究方案;4.通过审查,纠偏,确保选题质量

  二开题报告内容

  1.课题的国内外状况;

  2.课题研究内容、意义;

  3.课题研究方案

  4.课题研究计划安排

  5.中外文参考文献。五、毕业论文撰写(科技论文)(一)科技论文的概述

  ⒈科技论文分类

  ⑴按学科分: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

  ⑵按不同要求分:投稿论文;学位论文。

  ⑶按论文长短分:单篇论文;学术专著。

  ⒉科技论文内容

  ⑴科技论文的内容是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是学术论文区别其他文章的根本点。

  ⑵不是每一篇论文从头至尾都要新,如果这样要求,就很可能什么论文也

  写不出来。

  ⑶科技论文的读者是内行。(二)科技论文的体裁结构

  ⒈科技论文的文体

  科技论文属于议论文文体,带有说明文的因素,而毕业设计说明书属于说明文文体,带有议论文的因素。

  ⒉科技论文的体栽结构

  科技论文的体栽结构一般通用模式为: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绪论)

  、正文主

  体、结尾结论、结语、总结、参考文献等。

  ⒊科学论文体栽结构的三要素

  ⑴文章要素

  文章要素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前言(概论)

  、正文、结尾;

  ⑵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包括封面、扉页、目录、插图目录、术语汇编、符号表、参考文献

  和附录;

  ⑶图解要素

  图解要素包括图、表格和照片等。六、科技论文的写法一论文题目的拟定

  论文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内容的“窗口”,是用文字告诉读者自己所要阐述的是什么间题。拟定标题,应达到准确性、简洁性和鲜明性的基本要求。

  1.准确性准确性就是用词要恰如其分,反映实质,表达出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例如象“不锈钢的机械性质研究”这类标题就欠准确。

  2.简洁性

  简洁性是指在能把内容表达清楚的前提下,标题越短越好20汉字之内以便记忆。例如“关于采用变位方法减轻啮合冲击能量以降低齿轮传动噪声的机理研究”。标题字

  30个,语句过长,不简洁。

  应改为:⑴齿轮变位法降低噪声的机理研究⑵齿轮传动降低噪声研究采用变位法降噪的机理。

  3.鲜明性

  鲜明性就是一目了然,不费解,无歧义,便于引证和分类。在拟定文章标题时.必须注意让他人分得清文章的所属范畴和研究方向,为情报管理和检索提供方便。例如:“机床特性研究”不鲜明应改为:

  “车床动态特性研究”二摘要的写法1.摘要作用

  摘要,即内容提要,就是将文中最重要的东西摘录出来。其作用是使读者看后能了解论文的概貌,吸引他读下去。2.对写摘要的要求

  ⑴简短

  是指篇幅短,毕业论文一般摘要的字数为300一400字。

  ⑵精粹

  是指摘要中要包含文章的精华

  ⑶完整

  是指它可以独立成篇

  3.摘要的内容

  科学论文,多写成报道性摘要,摘要中应包括研究内容、范围、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方法与装置、研究结果和结论,其中研究结果和结论是重点。4.毕业论文摘要中常出现问题

  ⑴篇幅过短

  ⑵把摘要写成收获体会

  ⑶把写成了议论文

  ⑷结果和结论不符合实际

  ⑸语句不精炼、不通顺;写法不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⑹英文摘要中常出现问题是中英文摘要内容不符或英文翻译水平问题。三关键词

  1.关键词的作用

  ⑴体现论文核心内容;

  ⑵通过关键词可查到该论文。

  2.选择关键词应注意问题

  ⑴关键词应体现论文核心内容;

  ⑵除专用名词外关键词应是词典中能查到的词,不要自造;

  ⑶尽可能不用英文缩写;

  ⑷数量根据内容需要而定,一般

  35个

  ⑸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小到大排列。四

  前言(绪论)的写法

  1.前言的作用

  前言(绪论),写在正文之前,其作用是引出所论问题的来龙去脉,回答为什么要写该文,以提起读者注意。

  2.前

  言的具体内容

  ⑴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指出国内外已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现在进展到何种程度,说明自已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

  ⑵概述选题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根据文章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切忌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⑶简介研究内容及所采用的方法或途径;

  3.前言的篇幅

  前言的篇幅因文章性质而异,在杂志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其前言都比较短,一万字的文章只需

  300500字;但学位论文一般篇幅较长,而且作为正文的一章。五正文主体的写法1.正文主体撰写的总体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充分,实验数据可靠,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层次分明,文字流畅,语言精炼,符合科技写作规范。2.正文的内容●如果研究是通过实验达到的,正文的内容应为:

  ⑴实验用的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

  ⑵实验所用的设备、仪器、装置等。如果是通用设备只需注明规格型号.如果是自制设备、则需给出实验装置结构图,并详细说明测试、计量所用仪器的精度。

  ⑶说明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及实验的全过程,指出操作上应注意的关键之处。自己设计的新方法应详细介绍.但要突出重点。

  还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如果是采用他人的方法,只需说明其方法的名称,并在右上角注出参考文献的序号,以备读者查找。

  ②各部内容的详略程度,应以读者能再现实验,并提出与文中相符的结果为准。

  ③如果是公开发表的文章.凡涉及专利申请和技术保密方面的内容,应使用代号或用轮廓图来表示实验装置的关键部位.也可只提供外观图片。

  ⑷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和观

  察到的现象。

  ①实验结果需要进行整理和加工,从中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数据或现象,井制成图、表,或拍成照片。

  ②分析是指从理论机理上对实验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剖折和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③在实验结果与分折中还要说明结果可信度、再现性、误差、与理论或解析结果的比较、经验公式的建立指出尚存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可能性。●理论性或解析性文章中,正文内容:

  ⑴正文部分主要是论证,即在于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论证要充分不仅使读者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要使读者更加相信结论的准确性。⑵注意点:

  ①论证要全面即论文所有结论都要给予充分论证

  ②论据要有科学依据引用他人研究成果作为论据要注明出处。

  ③论理要正确,数据要可靠,前提条件要有科学性;

  ④推理过程要尽量采用现代方法,经验公式要通过验证方可采用;

  ⑤论证结果若是公式形式,必须要

  有实例验证,方可成为研究成果。●毕业设计(工程类)说明书,正文内容:

  ⑴说明本设计工程的主要用途,论证本设计工程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⑵论述设计方案的选择依据,尽可能要有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

  ⑶详细介绍设计内容,如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工艺设计、主要设计参数确定等以及所采用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

  (尽可能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理论)

  ⑷设计成果的水平与经济效益分析;●毕业设计(软件工程类)说明书,正文内容:

  ⑴说明本设计软件工程的主要用途,论证其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⑵阐述软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尽可能采用现代设计理论)

  ⑶详细介绍所设计的软件程序的结构、功能;⑷实例运行的结果及其分析;

  ⑸介绍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毕业论文(说明书)正文存在主要问题⑴抄袭现象严重存在;⑵研究内容水平低,而且普遍无创新;

  ⑶实验水平低,数据可靠性差,实验数据无理论分析与处理;

  ⑷理论分析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现代分析理论与方法

  ⑸层次不清、思路混乱、前后矛盾

  ⑹介绍预备性知识篇幅太长介绍课题实际研究内容太少⑺有结论无论证,或结论与研究内容不符;⑻存在着错别字、语言不通、图表不符规范现象等。六结尾的写法

  1.结尾:是指文章正文之后的结论、结语或总结等,它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文章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2.结论内容给出

  论文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3.写结论应注意点:⑴抓住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⑵重点突出,观点鲜明;⑶评价要恰当,不得超出文章正文所沦及的范畴;

  、、⑷文字精炼准确,不要重复前面的结果与分析,不要使用“大概”“可能”“大约”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词,得不出明确的结论时,要指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⑸结尾一般都很短.10000字的文章,其结尾通常只有300一500字甚至更少,而且多数是采用条款的形式;⑹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通过展望形式表达出来。4.存在主要问题⑴结论不全面或超出研究范围;⑵结论含糊不清;⑶结论不分条款,叫读者难分辨出成果有几项;⑷把结论写成毕业设计的收获体会;七参考文献的作用及书写要求1.参考文献的作用

  ⑴分清成果的归属,哪些成果是作者自己取得的,哪些是引用他人的⑵为读者提供查找原作的线索;⑶提供科学依据,使读者确信文章内容。2.列入参考文献的范围

  ⑴凡是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章、论点、图、表以及数据等,均应在引用处按先后次序标明数码.并在参考文献项目中列出参考文献的出处;

  ⑵参考文献的来源:一般有期刊、会议论文汇编

  、技术报告、档案资料、学位论文、书、专利等,但教课书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⑶参考文献应尽可能是近几年发表的。

  ⑷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3.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

  ⑴尚无统一的规定,但一般的要求是将著录事项书写齐全,使读者能据此找到原文献。

  ⑵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学校统一规定。

  ⑶参考文献在文章中一定要有标注而且按在文章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序。

篇四:论文概论写什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选题范围及相关说明

  论文选题范围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

  2、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胲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成中作出了哪些理论贡献?存在哪些局限?给后人留下什么经验教训?

  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之相适应我们应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7、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论断的思想内涵?

  8、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9、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10、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1、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民展要求?

  15、如何更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6、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8、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0、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1、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议?

  22、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23、如何理解实现社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4、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27、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28、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论文要求:

  (1)根据老师给定的论文范围,课余时间自行查找材料,组织理论和事实例证。考试前准备好论文所需材料以及论文的脉络大纲,考试时现场发纸答题。

  (2)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最好能有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鲜明,例证合理,脉络清晰,表达流畅,书写工整。

  (3)考试论文的论题可以在老师给定的论文范围内任选其一,也可以自选论题。

  (4)论文的字数在1500左右。

  (5)同一论题不允许出现内容雷同现象,如有雷同,即为零分处理。

  (6)完成后交各班学习委员统一交上来。

  (7)截止时间:第17周星期四

  文结构:

  1.题目自拟(自拟一题或自选一题);

  2.内容摘要:即本论题你主要从那些方面进行论述的,简明扼要进行概括,字数在50——200字之间;

  3.关键词:论文运用了那些支撑全文的关键词语,摘录出来写在内容摘要的后面,另起一行的醒目位置;

  4.论文正文(开头-中间-结尾);

  5.主要参考文献(题目-作者-出版社或网址)。

篇五:论文概论写什么

  

  文学概论论文范文文怎么写

  文学是我们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文学对于我们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文学概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概论论文篇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的存在不仅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文学已经逐渐的形成,同时也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尽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互补性,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分析,使更多的人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自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互补性;差异性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逐渐的形成,它的形成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都执着于网络文化,他们认为网络文化方便,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文化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为此,很多人忽视了传统的书本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发展步伐变得缓慢。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尽管网络文化给传统书本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从某一层面上,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作了条件。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流发展分析

  如今,网络文学已经越来越受关注,尤其当前已经有很多的70后、80后和90后人群,这些人群越来越喜欢网络文化,为此,网络作家以及作品已经成为被关注的一个焦点。从98年起,网络文学就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起来,从此,网络变成了一个文学出版市场中的较大的掘金场,网络文学也从此崛起,越来越多的作者在网络文学中进行创作,也有很多人开始在网络文学中展开阅读,这不仅满足了他们

  对网络文学的好奇心,还满足了他们对文学上的精神方面的追求。当前,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对待二者的态度与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分歧,有人已经看到了网络文学的文学观念以及写作态度等,和传统文学的趣味以及精神、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差距。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对待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情绪化,这是不正确的做法,由于这些人的情绪化的存在,给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留下了一定的隐患。但是,如今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二者在各自的发展中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对方影子,这使得二者陷入了一个纠结的状态。

  1.1网络文学的发展涉及了传统文学

  很多以网络写作起家的作者在网络写作后,不仅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经验,还有了一定的人气指数,逐渐的网络作家身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追求,他们开始了向传统文学方面发展。在传统文学中,文学期刊以及出版社在以前一直都被认为是传统文学的稳固阵地。但是,由于在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向文学文化的延伸,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稳固阵地,很多网络作家已经进入了各级作家的协会系统,这一巨举措标志着网络作家和传统文学作家的身份已经趋向于融合发展的方向。

  1.2网络作家与传统文学作家之间的分歧虚假化

  很多时候,网络作家与传统文学作家之间存在的矛盾被虚假化,这里的虚假化是指二者的分歧被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也被一定程度上娱乐化。事实上,网络作家与传统文学作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多,因为有很多人对网络与网络写作并不了解,并且,他们所持的文学观念不同,虚化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矛盾,从而扩大了二者的冲突。

  2传统文学逐渐向网络文学扩展

  尽管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不仅网络文学向着传统文学方向延伸,传统文学也向着网络文学方面不断的发展。传统文学作家在创

  作了一部作品以后,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或者是开设博客等等,其目的在于扩大传统文学作者所创作作品的影响力。另外,也有很多的传统文学期刊在网上将自己的作品开设了电子版,虽然传统文学作者需要注意作品的发行量,但是,在网上上传作品会使作品发行量滞后,可上传后的传统文学在此时也被称之为“网络上的文学”。除此之外,传统文学不断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创作团队,还拥有一个文学批评团队,这两个团队的存在,为传统文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网络文学作品的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篇幅较长,而传统文学的篇幅一般较短,这也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如,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网络小说的篇幅远远超过传统小说的篇幅,这也是网络阅读的一个最大特点。网络文学的出现给传动文学带来的不单单只有冲击,它还从某一方面上推动了传统文学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也同样存在着互补性,在某一方发展的同时,也会映射出另一方的影子,同时,两者也向彼此延伸发展。

  3结语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已经逐渐的形成,并且被广大人民所喜爱。但是,由于网络文学的发展,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动摇了传动文学稳固地位。本文主要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流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与互补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所在,同时,也明确了两者的互补性发展。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推动我国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尽管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和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之间的互补性也弥补了两者的不足,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爱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异性与互补性[J].南方文坛,2013(1).[2]陈献兰.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的泛化和异化[J].学术论坛,2009,32(7).[3]王晓英.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审美差异[J].华中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4(3).[4]陈远.论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8(5).文学概论论文篇二:《中国现代文学传媒发展思路》

  摘要:这些年以来,笔者对我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性研究,也将相关的文学现象开展了理论性的探索,通过当代传播媒体层面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不单单将报纸书籍当作研究载体,同时也将文学本体拿来探索。为此,此研究能够推动现代文学探究模式、现代文学理念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构建一个新型的探究局面,以此能够增加我们对现代文学的理解深度,基于文学史研究模式总结了现代“大文学”的探索思路,同时开展实践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人们对社会学的“外在探索”产生了疲倦感,那么西方的一些结构主义、语义理论等“内在探索”也随之出现,文体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经济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文学探索。不过通过现代文学的探索历史能够看出,方法并非是全能且唯一的。各类探索方式介绍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那么就会产生新问题。也可以说,当现代传媒和中国现代文学探索的理论范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探索模式,以此会全面地论述我国历代文学的理论特征,以此可以增强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程度。

  一、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常规关系

  (一)媒体即为载体

  对于信现代传媒而言,它属于古代传媒与传媒模式的创新发展成果,能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明确完善的传媒模式及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媒体即为载体,现代传媒也就是现代文学之载体。无论哪一个文学作品都需要物质载体,比如古时候的竹筒、纸扇、墙壁等,均通过特定物质形式得以展现。现代文学的出现即为现代传媒的出现,没有现代报纸媒体就没有现代文学,此为学术界已达到一致的认同。不过,传播媒体的变化也会带来现代文学的变化,如马拉印刷

  机时期的期刊与设备印刷机的报纸,它们的出版效率与质量等有明显的差距,文学创作可否随着印刷效率与质量的增强而发生对应的改变呢?不过,此两者并非是正比例关系,文学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成就的大小不会受到媒体改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二)媒体即为中介

  现代传媒属于文字载体,也就是说,报纸期刊属于文学创作的传媒工具,相关作品是利用特点的媒体得以发展的,即,媒体也就是所谓的中介。现代传媒能够将作者与读者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引导及其创作文学的整体倾向。其实,读者也不是被动性地受影响或者被指引,如果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报刊或书籍的话,读者其实属于此“共同体”构成一部分,同时根据个人想法改变这个“共同体”。但是,由于作家力量及文学创作的不断增强,作家与报刊之间的影响力会减弱,个别报刊邀请有威望的学者撰稿并未是为了发行需要,大部分是为了能够点缀门面而已。反之,编辑部在明确选题、方针方面,也需要体现出高尚品格,通过获得大众称赞的方式得到有识人士的认同。29](三)媒体即为语境

  现代报刊而已,不单单属于载体,也属于创作作品,属于文化形态的展现内容,报刊的发展能够为文学的出现提供特点的文化氛围,明确话语模式,甚至当作文学素材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来。其实,对于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而言,其语境的内联包括两点内容,其一是现代传媒具有的时尚特征,能够指导大众生活、艺术理念的改变,对全社会审美观带来一定的影响。梁启超兴建的《新小说》与《新民丛报》和其“新民”理念、《申报》等明确了不同的建报理念,均展现了报刊面对普通市民的启蒙主义思想,在此氛围中出现的现代文学,通过启蒙为关键引导方向,现代文学具有凝重感,其实这和现代报刊更注重社会、政治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现代报刊对应的传播手段,能够为现代文学的创作语境的出现构建相应的文体模式。现代报刊大多数是稳定连续出版,考虑到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由于此迅速交流的模式与固定持续出版的特征,能够为作家

  连载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作家实现一次性创作奠定基础,这和基于手抄与说唱的古典文学相比,此传播手段更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二、现代传媒视野里的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文化传播视野里我国现代文化史的构建,必须研究“现代性”和我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形成、发展与其规律。我国现代文学和我国古典文学的关键准则的一个特殊标注即为传播手段与媒体的不同。也就是,文学出现系统的实质改革,是造成文学现代性变化的关键诱因。

  (一)重读“现代性”

  “现代性”属于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关键定义,不过对此定义的了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通常来看,学术界普遍提到的“现代性”定义是由西方国家演变过来的。在西方,“现代性”可以理解为“当下”,大部分是被社会学家引用,属于“当代社会或文明发展的缩略语”。不过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它重点是阐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并且也体现出民族观念的现代化状况,体现出理想化、未来化的特点。这些年以来,个别研究学家也慢慢重视文学史变化过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此过程的现代性开展了深入性探索,并形成了一个较为活跃的现象。杨春时总结出“二十世纪我国文学的近代性”,此观念其实说明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特性,是通过“现代文学”还是“近代性文学”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不单单属于材料凭证的文学,也属于理论研究模式的问题。奕梅健编撰了《前工业文明和中国文学》一书,其通过我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原理与社会变化特征的层面,总结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文化带来影响的相关论点。所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问题,不单单要重视现代文学的根本特性,同时也要重视其传媒媒体与传播手段,站在时间角度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可以发现它比我国古典文学或西方文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在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时,就要重视现代传播媒体对我国文学造成的影响。就拿报刊是载体的现代传统媒体来说,我国现代文学也属于我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异变的一部分,也就是,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文学在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断层”,一个新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也在缓慢地形成。

  (二)媒体属性和雅俗问题

  对于现代文化传统媒体来说,其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缠绕着我国文学数百年的理论问题,即为“雅”“俗”与我国文学的高端化与普及化的问题。这数百年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内在联系,为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学理念。“通俗文学”代表着中性含义,不过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批驳者而言,却体现出贬义意义,此为“五四”文学特别是文学探讨会的批驳方向,也是之后被文学史家丢弃的一角。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也慢慢将目光转向了“被丢弃的一角”,一些探索文献也说明了现代文学发展的缺陷。即①,文学作品具有“通俗文学”内容;②个别学者认为,“文学母体包括两类,即‘纯’与‘俗’。由此可以看出,“通俗文学”属于我国现代文学的关键组成内容,其获得了成果即为我国现代文学的成果。不过,怎么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雅”和“俗”,也是缠绕人们的一个难题。

  (三)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

  通常而言,我国现代文学的理性意识属于我国文学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标识,也属于我国现代文学启蒙思维特点与显著的思想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在我们分析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文化理念的时候,必须重视现代理性和文学的内在联系。但是,对于支持现代理性的科学形态来说,它和现代传播媒体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基于现代文学与工业社会代表的印刷媒体,由物质理念至语言创作,再至传播的实质形态与消费模式,均展现出现代文学里显著的理性意识。和古典物质文化氛围中的理性对比来看,现代传播媒体支撑下形成的理性即为基于技术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理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传播媒体与传播模式的不断改变,也慢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从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得以释放,具备了和“世界”

  直接互动的特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也慢慢影响着人类形成的文化形态,它属于一种要击垮传统文化的冲击力,以此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的社会地位。同时,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欲望与引导也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文学,不过新的现代理念也在不断地形成,人们在此也慢慢能够看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便我们基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现代文学的时候,也无法真正地认识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理念。为此,现代传播媒体从本质上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同时也对现代文学的变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8(01).[2]徐萍.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齐鲁学刊,2008(06).[3]崔文斐.现代传媒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8(33).[4]管宁,谭雪芳.大众传媒视野下的现代文学——以现代通俗小说与散文文体变革为考察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文学概论论文篇三:《谈叙事文学评点中的阅读共鸣》

  一、作为高峰体验的阅读共鸣

  金圣叹读《水浒传》经常处于一种“不知是墨,不知是泪,不知是血,写得使人心痛,使人快活”

  [1]的情感体验状态,脂砚斋读《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黛玉“呼吸相关”的文字也有“摄魄追魂”之感:“令我哭一回,叹一回,浑身都是呆气。”当阅读中的这种情感体验趋向高潮,以至于达到读者无法控制的激动状态时,就形成了阅读共鸣。《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写燕青于城外求乞度日只为救主人卢俊义,金圣叹这样描写他的阅读体验:

  读此语时,正值寒冬深更,灯昏酒尽,无可如何,因拍桌起立,浩叹一声,开门视天,云黑如磐。[2]此时的金圣叹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情绪激动之中,一是燕青的义气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二是李固谋害卢俊义的忘恩负义行为引起了他强烈的愤恨。于是,他以一连串的动作表达出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难以名状的景仰与愤激相交织的感情。可以说,这种心理体验在评点家的阅读中是经常发生的,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也有类似的说法:

  写宝钗、岫烟相叙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乐。时方午夜,灯影幢幢,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

  与其说脂砚斋是在有意模仿金圣叹的评语,倒不如说他揭示出了阅读共鸣中心理体验的共同特征。当文本所表现的东西契合于读者的期待视域,而读者又以自身的经历融入到文本世界时,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共振。从根本上讲,阅读共鸣的发生是由于人类情感交流的共同愿望,无论是金圣叹对《水浒传》燕青救主一段文字的体验,还是脂砚斋对《红楼梦》宝钗体恤岫烟之情的体验,都是对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情意本真状态的体验,按金圣叹的话来说就是人建立在“至诚之性”上的共通感。作者创作要“说心中之所诚然,故能应笔滴泪”,“说心中之所同然,故能使读者应声滴泪也”,[3]看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灵共通感就是阅读共鸣产生的基础。

  评点家还经常谈到难以自拔而又说不出其中意味的共鸣状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黛玉吟咏《葬花吟》,脂砚斋批道:“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身世两忘,不可谓体验不深,而置身其中却又难以下批,这其中究竟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呢?脂砚斋不能说出,当举笔再三不能下批时,他自我解嘲说:“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接至第二十八回,宝玉听见《葬花吟》,联想到了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不“终归无可寻觅”,“不觉恸倒山坡之上”。脂砚斋批曰“想昨阻批《葬花吟》之客,嫡是玉兄之化身无疑”,看来引发宝玉内心强烈体验的东西也正是让脂砚斋心灵震颤而又无法说出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短暂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终将无可寻觅”的追问、遗憾、无奈和幻灭感。

  从根本上讲,阅读共鸣是发生在心灵深处、触及灵魂的一种整体

  性心灵震撼,它使读者在一刹那的“高峰体验”中将作品意义融入至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把阅读视为一种“经历”文本世界的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让读者激动、震撼、陶醉、敬畏而又经久不忘的那种感觉就是“共鸣”。伽达默尔谈到体验时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了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获得了一种新的存在状况。”[4]可见,评点家的阅读共鸣不只是表明他“经历”了文本世界,而且意味着他获得了一种值得回味、难以忘却、不可替代的持久体验,并上升为一种“新的存在状况”。

  二、作为动力蓄势中的阅读共鸣

  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总批中说:“将欲通之,忽若阻之,将欲近之,忽若远之,令人惊疑不定,真是文章妙境。”欲引发读者的共鸣,先打破读者的心理期待,欲引发读者进入“文章妙境”,先让读者“惊疑不定”,这就是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游戏”。这说明,阅读共鸣虽然是读者的一种认同式体验,但这并非意味着文本世界与读者预期之间总是相符合的关系,文本甚至有意识地制造阅读障碍,打破读者的审美期待,激起读者的情感冲突,让他在迂回曲折的阅读过程中渐次达到共鸣的深度心理体验,故毛宗岗《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评说:“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其《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评中还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观前事便知其有后事,则必非妙事;观前文便知其有后文,必非妙文”。可见,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事件,它预设下有待解除的谜局,给读者一个暗示,却又无情地打破读者的预期,在文本意义“召唤”与阅读预期“阻拒”的“游戏”中激发读者的情绪,渐次引发读者趋向高峰体验。这就是文本的动力学过程:已写出的文本把某种限制强加在其未写出的暗含的东西上,以便防止这些东西变得太模糊朦胧;但同时,这些暗含的东西,通过读者想象的加工设计,使已知的情势,同那种赋予它远比看起来它本身所可能具有的更大的意义的背景,形成了对照。[5]

  评点家非常关注阅读中的动力蓄势功能。在他们看来,既然文本呈现给读者的是迂回曲折的路径,那么读者就要随着文本的迂回曲折去猜想、想象,去回味、体验,在情感的酝酿过程中迎接共鸣时刻的到来。金圣叹评《水浒传》第四十三回说:“贪游名山者,须耐仄路;贪食熊蹯者,须耐慢火;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看美人者,须耐梳头。”这种“耐”

  既是文本提高读者心理阈限的过程,也是读者随之激发和酝酿情绪的过程,这是实现阅读共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然而当“耐”至关键时刻,金圣叹又要求读者“且止试思”。《水浒传》第二十七回写武松被押至孟州牢城,出乎意料地被免除了“一百杀威棒”,不惟武松不解,读者亦不解,于此处金圣叹提出了阅读要求:“我又欲疾读下去,得知其故;又欲且止,试一思之。愿天下后世之读是书者,至此等处,皆且止试思也。”[6]这里,金圣叹提出了两个条件,即“止”与“思”。“止”也就是一种“待”或“耐”,体现为读者心理期待中的暂停或等待状态;而“思”则是要求对情节的发展、故事的意义作出一种猜想,一种判断,属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问答对话,一种猜想与反驳的“互动游戏”。

  “耐”、“止”、“思”在金圣叹的评点中一再得到强调,《西厢记·拷艳》一折,老夫人发觉莺莺与张生的事,怒气冲冲审问红娘,一般情况下,读者都会急不可耐地探寻故事的结果;但金圣叹却在红娘“且请息怒,听红娘说”处批曰:

  不惟夫人“且请息怒”,“听红娘说”,惟读者至此亦请掩卷,算红娘如何说。盖天下最可惜是迢迢长夜,轰饮先醉;一。见绝世佳人,疾促其解衣上床;二。夹取江瑶柱,满口大嚼;三。轻将古人妙文,成片诵过;四。此皆上犯天条,下遭鬼僇之事,必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者也。[7]这种“且止试思”其实就是一种“富有包孕性的瞬间”,是读者随着文势的运行形成的阅读“动力势能”,当读者在这种“势能”的推动下渐趋妙文的关键之处时,金圣叹要求“止住”、“掩卷”、“深思”,对下文作一番预测和猜想。当然,读者的掩卷深思并不在于能否准确预测到事情发生的结果,而在于有意识地提高阅读的期望

  阈值,以期酝酿和积蓄一种暴发性的力量。可以看出,“止”与“思”是读者在文章“引弓至满”时的“惊疑不定”,是即将欣赏绝妙风景时的“驻足停留”,一切的“止”与“思”作为动力学特征,只为引发读者阅读共鸣时刻的到来。因而评点家认为,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才能真正享受到共鸣时的“极度快乐”,才会具有深刻而强烈的心理体验。金圣叹这样描述他读红娘对白时的高峰体验:“快然泻出,更无留难。人若胸膈有疾,只须朗吟《拷艳》十过,便当开豁清利,永无宿物。”[8]以至金圣叹连称“快文,妙文,奇文,至文”。可见,“止”与“思”就是一种蓄势的过程,一旦情感的闸门被拉开,读者随即被卷进滔滔洪流之中,力不能自持,情不能自禁,心胸涤荡一空,灵魂焕然一新,一时之间,内心呈现一个清亮亮的世界,不亦快哉!三、作为意义解释的阅读共鸣

  阅读共鸣并非仅仅表现为读者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它往往也在不可言说的审美体验和难以自持的激动状态中揭示生命的意义,昭示生活的方向。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共鸣其实就是审美解释。金圣叹谈到他幼年阅读《西厢记》时的情感共鸣:

  记得圣叹幼年,初读《西厢》时,见“他不偢人待怎生”之七字,悄然废书而卧者三四日。此真活人于此可死,死人于此可活,悟人于此又迷,迷人于此又悟者也!不知此日圣叹,是死是活、是迷是悟。总之悄然一卧至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如石沉海,如火灭尽者,皆此七字句勾魂摄魄之气力也。[9]《西厢记·酬韵》一折,写莺莺自花园烧香离去,只留下隔墙酬韵张生的一片痴情,张生不由感叹:“他不偢人待怎生”。这七字在普通读者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却与金圣叹某种特定情境中的审美期待发生了心灵感应,以至不知“是死是活,是迷是悟”,进入了一种强烈的迷醉状态。马斯洛曾这样描绘高峰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10]按金圣叹的描述,他的这种情感体验似乎比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还要持久、还要强烈。

  问题是,阅读共鸣,特别是这种似乎丧失了理性、忘记了自我、混淆了幻想与现实的高峰体验状态,仅仅是读者的一种情感体验吗?仅仅是一种审美自失状态吗?恐怕未必。按马斯洛的说法,经历高峰体验者,还往往“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的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

  [11]。看来,一种情绪的激动、情感的共鸣、心理的体验,总是蕴含了某种“生活的奥秘”或者某种意义要求。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金圣叹的这种高峰体验,恐怕连他自己也未必能够说得清楚,他在《水浒传》的评点中就曾谈到“此语本无奇特,不知何故读之落泪”[12]这样的话,不过,金圣叹这种模糊的、非理性的情绪激动状态蕴含的“生活奥秘”或意义要求,是可以推究出来的。从书中人物来看,莺莺是作为美的化身出现的,既有矜贵身份,又有十五六女儿天然之姿,“是天仙化人,其一片清净心田中,初不曾有下土人民半星龌龊也”。美是什么,按金圣叹逻辑,美是人人心中“公共之宝”,而对美的追求与怜惜是人的“至诚之性”,从这个角度说,张生对莺莺的一片痴心,金圣叹不但是理解的,而且是赞成的,他就是要通过解读象征了“美”的莺莺与作为痴情者的张生这两个形象为那个时代的人展示一种应当享有的自由、幸福生活。金圣叹在“琴心”一折中评说:“夫才子,天下之至宝也;佳人,又天下之至宝也。天生一至宝于此,天亦知其难乎为之配也;又生一至宝于彼,天又知其难乎为之配也。无端一日而两宝相见,两宝相怜,两宝相求,两宝相合,而天乃大快。”可以想见,金圣叹阅读中的高峰体验正是与他对这种生活的构想存在一定关系的。当剧本中莺莺已去,惟落红满径,“惊鸿雪爪,有影无痕”,此处张生“他不偢人待怎生”这七个字,便是张生滴血滴泪之心,此心惟有金圣叹知之,多情之金圣叹与张生正是“一副神理”,可见金圣叹情感共鸣与高峰体验的发生是必然之势,应有之理。

  阅读共鸣是评点家作批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可以用伽达默尔的“撞击”一词来表示。伽达默尔在说明文本世界对于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力时说:“作品是一个事件。它给我们一个撞击,它撞翻了我们,借此它建立起一个自己的世界,我们仿佛被卷进这一

  世界。”[13]让我们想一下批一回文字“心血已枯了一半”的张竹坡,“余尝哭芹,泪亦待尽”的脂砚斋,“忽而怒,忽而愤,忽而惊,忽而哀,忽而忧,忽而惧;又忽而喜,忽而慰,忽而乐,忽而快”

  [14]的但明伦等评点家,就可以看出,艺术作品以其巨大的影响将读者“移入”了它所开启的意义世界,而读者被“移入”、被“撞击”的过程,正是他在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中对作品意义“自得”和领悟的过程。

  评点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文学批评方式,那些穿插在文本字里行间的评语无疑是评点家最为深切的感受。金圣叹之于“无晨无夜不在怀抱者”的《水浒传》,之于读毕“取大白自赏”的《西厢记》,毛宗岗之于“天下第一才子书”的《三国演义》,张竹坡之于“不觉为之大哭十日百千日不歇,然而又大笑不歇”的《金瓶梅》等,无不显示出他们穿梭于文本世界中的审美经验,以及在审美经验基础上达到的阅读共鸣。评点家对阅读共鸣现象的描述以及对阅读共鸣发生过程的理解表明,阅读作为一种审美经验,在审美刺激的持续作用下,逐渐达到沉醉、迷狂的高峰体验状态,文本的意味世界随着作为高峰体验的阅读共鸣一道生成。当然,阅读共鸣并非意味着审美经验的结束,而是在对文本意味世界的反思回味中不断生发出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自由感,从而随着不断延伸的“地平线”——一种读者与文本间的视野融合前行在意义理解的途中。

  参考文献:

  [1][2][6][12]陈曦钟等:《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1、1129、530、95页。

  [3]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5](德)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见朱立元、李钧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

  》(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7][8][9]《金圣叹全集》(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181、68-69页。

  [10][11]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6、367页。

  [13](德)伽达默尔、杜特:《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7页。

篇六:论文概论写什么

  

  毕业设计论文概论

  目

  录

  毕业论文概述…………………………………………………11.1毕业论文概述

  ………………………………………11.2毕业论文的类型

  ……………………………………11.3毕业论文的地位与作用

  ……………………………5毕业论文的选题………………………………………………82.1毕业论文选题常见的问题

  …………………………82.2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92.3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112.4毕业论文选题的实用方法

  …………………………13毕业论文的结构与行文………………………………………163.1毕业论文的结构

  ……………………………………163.2毕业论文行文的要领

  ………………………………19毕业论文的起草、修改与定稿………………………………274.1毕业论文的起草

  ……………………………………274.2毕业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29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315.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31I

  5.2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管理的工作程序

  …………365.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管理的具体要求与办法

  ……………………………………………………………37附录:《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43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466.1指导教师的只责与作用

  ……………………………466.2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476.3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

  ………………486.4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主式、方法

  ……………49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527.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估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527.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547.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估程序

  ……………55II

  毕业论文概述

  1.1毕业论文概述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能反映其综合学习成果的学术论文。

  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在指导才是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经指导教师评阅(必要时进行答辩),获得及格以上成绩,才能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相应的学位。

  毕业论文不同于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它是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问题能力的总结性环节。它比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研究的问题和内容要宽泛、深入。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学术论文是专门研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并将其研究成果加以表述的理论性很强的议论文。学术论文首先具有学术性,它是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其实是具有创见性,要求作者对学校理论界的某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学说或新的构想,或者对以往的理论、观点有新的发展和完善,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展开。再次是具有科学性,要求作者的论述系统而完整,不能零碎和片面,做到首尾一贯而不能前后矛盾,要实事求是而不能主观臆造。总之,学术论文要观点正确、知识准确,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

  当然,作为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在学术层次上与专门从事某一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上,特别是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研究问题的态度要求上要严格、认真。学生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出能反映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水平,能代表自己见解、能力和成果的合格毕业论文。

  1.2毕业论文的类型

  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符合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一般是在学校提出的各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定的范围内选定题目撰写论文。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类型的不同,毕业论文可分为如下几种:

  1.2.1理论性问题研究论文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多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性问题。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并有较深理解的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对某一理论掌握比较扎实,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强,同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掌握的理论原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学生应当围绕所选定的理论问题,在广泛收集资料,大量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成就,分析前人的观点,找了以往研究的薄弱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对某些理论原理的应用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探讨,寻求更合理的成果和结论。

  1.2.2应用性问题研究论文

  无论哪一类专业,都有大量的应用性课程和专题,甚至专业本身就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特别是管理学科的各类专业,学生可就不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各种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和锻炼。撰写应用性问题的研究论文,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和原理基础。较熟练地掌握所学技术和方法,熟悉所掌握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环境和问题,能够把握该应用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并能提出该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难点、问题和措施保证。

  1.2.3实践性问题研究论文

  改革实践中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实践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学生可就自己熟悉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实践性强,实用价值高,要求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认识,能够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在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原理和方法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答案。实践性问题研究论文与应用性问题研究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从实践中寻找主。有些学生的论文选题就直接来源于自身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1.2.4指定性问题研究论文

  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某些部门或企业对学校的项目或调研任务,还有的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咨询策划项目。围绕这些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对学校来讲都属于指定性问题,有些问题并不一定是学生最有基础和研究兴趣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老师的专项研究能力强,对学生的指导性强,也更有针对性。选择参与这些问题研究并以此为题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也会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再加上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对问题的研究尝试较深,实性强,有助于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果从学科门类角度,管理学与经济学、法学、工学等,均属于一级学科。管理学科还涵盖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5个二级学科,涉及18个专业。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也涉及18个专业类型。

  (1)管理科学类毕业论文。即学生以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应用等知识为基础,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依托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以及数学、计算机模型,围绕企业运营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等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设计或论文。即学生以现代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运用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对各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与语言方面的问题进行的毕业设计或撰写的毕业论文。

  (3)工业工程类毕业设计或论文。即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围绕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则、设计、评价等项目、问题所进行的毕业设计或撰写的毕业论文。

  (4)工程管理类毕业设计或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围绕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决策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毕业设计或撰写的毕业论文。

  (5)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围绕工商企业的各类管理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6)市场营销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与技术,围绕企业营销管理与决策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7)会计学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会计方法与技术,围绕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8)财务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方法与技巧,围绕财务、金融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9)人力资源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围绕各类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0)旅游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旅游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围绕旅游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1)行政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围绕各类和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2)公共事业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围绕文教、体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险等各类公共事业的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3)劳动与社会保障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现代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4)土地资源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土地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围绕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的土地资源管理类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5)农林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农林科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围绕农林业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6)农村区域发展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当代发展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人类学以及发展管理学等综合分析方法,围绕农村发展的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等农村区域与社会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7)图书馆学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关于文化、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围绕图书情报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8)档案学类毕业论文。即学生掌握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围绕档案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1.3毕业论文的地位与作用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整体检验;毕业论文的写作成果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谁的重要依据,是对学生进行业务能力评价的最主要内容。因此,毕业论文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具体说,毕业论文对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3.1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具有培养精神、强化素质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首先要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研究和探讨社会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实际,研究实际。同时为了更好地研究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还要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必要的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撰写毕业论文还要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观点。因此,毕业论文的认真写作对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求学精神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

  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素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实际上是一次再学习和综合锻炼的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会在更高的层次上领会和学习,会对所学各门课程有一个综合消化的融合过程,会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认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对新的问题的一种探索。既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研究的过程。同时,很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常常选择自己有基础、有兴趣,甚至是关系到自身毕业工作方向的问题。经

  过认真的写作过程,毕业论文既是一份成功的学习总结,也是一份初步的创业计划。因此,毕业论文的认真写作,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素质、研究素质和创业素质。

  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重要作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源于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升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了几十门课程,知识面不断拓宽,知识层的厚度也在增加,但仅通过每门课程的测试是很难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只有通过毕业论文这样综合性的学习与考核环节才能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才能解决知识能力的转化和提升的问题。因此,只要学生按照毕业论文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认真研究和探讨,撰写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

  1.3.2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评价和总结提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至关重要。为了实现高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除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必要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特别是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重要的课程组合。通过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学生科学智能结构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高低,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社会评价是个得要方面,但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学校也应该有个客观的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不应该是学生每一门课程的成绩好坏和综合测评的绩点高低。成绩和绩点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序,特别是反映学生对每一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很难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综合素质高低。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能从更高层次和整体角度检验和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反映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如果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高、有水平,是合格的,否则很难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状况。就每个学生业讲,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和成绩也是决定能否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的基本条件。

  学校通过检查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作出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在评价基础上找到学校教学和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在培养方面不够完善,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尽合理,或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管理等方面有偏差。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进行认真总吉,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3.3毕业论文是社会对毕业学生进行考查、评价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就业制度的改革,早已打破了计划分配的传统模式,实行的是用人单集装箱和毕业学生的双向选择。特别是在毕业生逐渐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形势下,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选择成为主要方向。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择毕业生时,既要看学校的推荐信和学生个人的自荐信和学生个人的自荐材料,更要查看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和成绩,甚至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从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水平、教师评语等更具体的方面考察评价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并在面试时也时常提出毕业论文中研究的问题以检验毕业生的科研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直至决定是否录用。可见,毕业论文已成为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考查、评价及至录用毕业学生的重要内容和尺度。实际上通过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也展示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论文的选题

  简而言之,选题就是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要论述的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是完成论文的首要环节,是决定论文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选题得当,一系列后继工作如论证角度选择、材料取舍、内容组织安排、创新点确立等,就有了遵循,论文成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2.1毕业论文选题常见的问题

  2.1.1选题过大

  选题过大,自己的综合能力达不到,驾驭不了;再者选题涉及的面太宽,相关材料难找,时间也不允许。因此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分析没有尝试不透彻,论文的价值大打折扣;涉及面广,搜集材料过多,问题复杂,千头万绪,文章显得零乱,不得要领;容易大而空,不能切中要害,不能切实提出和解决理论及现实中的新问题,没有创新;由于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写作中力不从心,语言枯竭,思维迟钝,常常半途而废,浪费时间。如一位同学开始确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题目,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论文,一次答辩没有通过,被要求重写。

  2.1.2不能量力而行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主观上的,如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独立研究能力、对所选题目的熟悉程度、语言组织能力等;另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如时间限制、信息资料、图书设备、选题的研究现状等。

  超越自己的能力选题与上述选题过大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同学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客观条件的制约,以至于选择了一个过大的题目。如一位同学确定的选题为《混沌学说在企业人员需求管理中的应用》。指导教师一了解才知道,该学生既没有任何企业管理的实验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人员需求管理和混沌学说的知识。其主观愿望可能是追求“浅见”,但由于超越其能力,结果连“浅见”也达不到。有些一选题超越自己的能力,一种原因是,以为指导教师会替其准备资料、优化论文结构、补充新的观点。这是极其不对的。毕业论文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指导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方向、启发思维、质疑观点、帮助其立于

  前沿、超载难点等。

  2.1.3避重就轻,避难就易

  有些同学把论文看做是一个强加的差事,因此随便选一个题目,难点问题不提,重点问题轻描淡写,凑足文字一交就了之。这种思想反映在选题上就表现出,哪个在书上最容易找到文字、杂志上相关文章比较多,就选哪个;也表现在选题不针对或回避实践问题。如一个题目是《如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该题目书本上有关激励的理论、方法一大堆,凑足要求的文字不成问题。而该同学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在有关激励理论上进行实验研究或调查,最后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有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2.1.4缺乏兴趣

  自己确定的选题,自己缺乏兴趣,在自己的思想观念中首先就有“食之无味”的感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难以激发出热情和积极性,没有思维的激情,会造成围绕选题的语言思维迟钝、呆板。有些同学平时的兴趣在专业之外,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知之甚少。为了对付,随意确定选题。有时在这种情况下由教师指定选题,结果同学以为是老师给选定的题,写不好责任不在自己,所以这应该引起指导教师的重视。这里指导教师要重点做的工作是通过交流、启发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观察问题的敏锐性、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选题产生了兴趣,对问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专业致志、废寝忘食地努力去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才能调动全部智慧从事论文的写作。

  2.2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2.2.1进行信息归并和提炼

  在论文选题确定以后,同学们面对的信息资料是十分浩繁的。在自己比较了解的专业领域里,涉及每个问题的信息资料似乎都有。因此,尽管一开始盲目地涉猎各种信息资料有助于帮助集中思维,确定选题,但如果没有选题的目标或缺少选题的领域作为要求,搜集资料就会有极大的盲目性,往往造成时间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在着手准备论文的材料过程中,由于资料内容的刺激,脑海中纷纷涌现出各种思想和观点。许多问题会激起自己发表言论和进行创作的灵感,这就是思想火花,是论文写作语言的源泉。这些灵感、思想和观点对论文写作是十分宝贵的。它们往往是多头绪的、杂乱无序的。我们只有根据论文选题的要求对其进行选择、归并后,才能为我们的论文所利用。论文选题为我们对息、思想火花进行归类、提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先确定论文选题,然后归并、提炼各种信息资料,总、梳理自己的想法,才更有针对性。

  2.2.2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论文成功的首要决定因素,因为它决定论文研究方向。许多毕业同学由于选题不当,论文思想走进了死胡同,最后写作不下去。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对,就会愈加迷失得厉害。”对学位论文作者来说,选题正确与否,对后续整个研究写作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论文能否通过论文答辩,有着决定性作用。

  2.2.3明确论文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追求目标

  毕业论文选题应能回签和解决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作者必须对自己论文的现实应用价值或学术价值有明确的定位。论文选题对整体论文价值起着先决性的影响。1962年,正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约瑟夫森,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撰写并发表了短篇论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当两块超导实体连接时,会出现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当时论文的价值并未受到重视,但到1963年他的预言被实验证实。后来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及成果,在电子学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虽然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这种水平,尤其是大学本科生,他们受到限制因素更多,但论文达到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应是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首要的是正确地、恰当地选题。这是同学们和指导教师应共同认识到和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2.2.4帮助选准合适的切入点

  论文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常常感觉到一个难题是无从下手,这就是由于切入点不明确所致。切入点不明确,根本的问题就是选题不明确,没有方向、没有问题、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毕业论文必须有一个切入点,即抓住论文的突破口。作者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切入点。选题一经确定,也就基本选定了突破口。

  2.2.5理顺写作思路

  选题是理顺写作思路的基础。在确定选题前,人们的思想往往相当松散,没

  有聚焦。因此,不可能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有严密的逻辑性思考,写作思路也就无从理清。论文选题以后,作者就能够构思论文整体布局:组成部分、如何衔接、创新点、材料运用、如何认证等。好的论文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观点有创新,论述充分价值的选题为基础。论文的选题过程也就是论文的初步构思与论证过程。耗费一定时间,确定一个好的选题,有用利于理顺论文的写作思路。

  2.3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2.3.1创新原则

  创新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大学本科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输入过程,而且就是创新输出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能量的积蓄,最终达到对人类和社会有意义的创新性输出,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毕业生素质高低的最重要标志。毕业论文是同学们对社会有意义的一种输出形式。毕业论文选题是这种形式的起步阶段,其本身就必须反映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既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思维等素质的养成上,又要表现在学生围绕实际及理论问题运用知识和信息,从感情、怀疑到论证、检验、推广等解决问题的创新活动上。如果在选题上没有创新,那么整个论文的后续写作可能就是重复前人的劳动,或是简单的知识和信息堆砌,论文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论文选题的创新,要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独立见解。如选择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对旧主题独辟蹊径,选择新角度探索问题;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做出自己新的发展或看法等。

  2.3.2综合能力可驾驭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要体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整个大学本科学习期间,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和一定的实践锻炼,接受和储备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信息综合、问题思考和解剖、方案设计和论证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这个综合性工作中,选题要定在自己综合能力可驾驭的水平上。综合能力受自己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信息资料搜集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识储备不足、信息搜集能力有限的选题,会极大地影响写作过程及论文的质量。

  另一方面,选题也需要较好地发挥综合能力。在确定论文题目前,同学们可

  11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要与指导教师、相关专家、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实际工作者交流意见,善于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问题,从而确定有论文选题。毕业论文的先是具有先决性。在选题上量力而行,尽力而行,多思考、选准方向,找准关键问题,论文的成功才有良好的基础。

  2.3.3专业优势原则

  毫无疑问,大学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形成的多方面初步能力带有较强的专业倾向性。在大学学习期间,经过多年耳濡目染,直接和间接地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在学科领域里,积累了相当多的专业语言。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是正确选题和写好论文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同学们自己多年积累的优势所在。抛开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关系、跨度很大的其他领域的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可能写出好的论文,但对论文写作时间有限的同学们来讲困难是相当大的。曾经有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开始坚持定在“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这个方向上,由于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的限制,结果发现越往下写越没有语言,好似思想枯竭了,没有灵感;心里越来越没有底,好似悬在半空中,对自己的观点拿不准。最后不得不换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同时,毕业论文的专业性出表现在论文选题的要求上。相对来讲,有关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而社会科学论文选题及内容,必须符合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规律要求,反映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殊要求,无疑其政策性也较强。尤其是经济类论文,其选题出发点要和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相到致。

  2.3.4立足实践和科学探讨的原则

  大学生毕业论文,其价值就在于通过科学探讨,推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我国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建设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充分论证,对指导实践少走弯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是大有文章可做。科学技术活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是毕业论文的选题基础,科学探讨是毕业论文选题的精神要求。有些学生论文选题的指导思想是,哪个资料最多就选哪个,哪个最容易写就写哪个。这样的选题以及最后写就的论文就可能是拾人牙慧,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文献集”

  122.4毕业论文选题的实用方法

  选题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下面介绍一些基本方法。

  2.4.1“热点”提取法

  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或是涉及常客同。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民经济市场调节的问题”、“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等等。

  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从中确定自己论文的选题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是,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即知识、信息、理论水平及分析提升的能力。“热点”问题有大有小,同学们要选择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同时,同学们在自己的大学学习期间,要学关注学术动态,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取纸,参加相关的专业会议等方式,掌握你关心的专业和实践问题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

  2.4.2调查选题法

  所谓调查选题法,是指从社会需要出发,通过实践调查,搜集资料,发现喝下,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升,最终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显然,这种方法需要作者进行一定的调查。调查是选题的基础,也是论文素材的重要来源。调查选题法,对自然科学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同学来讲都是很实用的。通过调查确定的论文选题应该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其针对性强。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调查,他的一些文章都是在相当长时间的实际考察之后写就的,对取得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2.4.3教学启发选题法

  学生一般要学习许多基础课和专业课,要听许多的专题报告。教题在授课和报告中,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有些就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同学们论文可以选题的重要焦点。这种选题法的优点是,问题明确,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老师的阐述,运用起来也比较准确到位、流畅、充分,对推动学科发展和指导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教学启发选题法应用的关键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关心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的论证、提出的观点、采用的依据、运用的方法等,将课堂所关心的问题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中,开拓思路,由此及彼,提炼出自己论文的选题。比如,教师在讲授企业管理理论时,会涉及到企业员工绩效与报酬制度的内容,那么,《企业员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制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成为论文的选题。

  2.4.4借鉴选题法

  就是利用一种方法、制度等在某国某地某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或导致失败的教训,探讨如何解决自己关心的问题,或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方法、措施、对策等。可以从国外借鉴,也可以是国内之间的借鉴。许多方法、制度虽然有其反映利益集团要求的特殊性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性方面。因此借鉴的目的是去其糟粕,存其精髓,为我所用,促我发展。这是我们采用借鉴法选题的科学基础所在。通过借鉴而确定的论文选题,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采用借鉴选题法,要求同学们关注专业领域内国内外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广泛搜集材料,深入了解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用BOT方式吸引外资,成功地加强了本国电力、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那么,采用借鉴法,我们可以确定“我国如何利用BOT吸引外资”一类有意义的选题。

  2.4.5事件选题法

  这里的“事件”是指国家的一些重大活动、重大政策出台、重大的方针政策调整等。如我国“会计制度的调整”、“税收制度的调整”、“中国加入WTO”、我们党制度和调整重大政策的重要会议等。诸如这些重要事件,为我们论文选题提供了明确的领域或方向。但事件只为我们选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关键是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把握机会、掌握资料、捕捉问题的综合能力。

  2.4.6拟想选题法

  它是一种先有某种拟想,而后再阅读相关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当然“拟想选题法”绝不是胡思乱想,它是建立在同学们日积月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培养经常提问、反思,关注“习以为常”和“异常”问题的习惯。

  14这种选题方法要求是,同学们先有一定的想法,初步确定选题范围,然后通过阅读大量资料,了解此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掌握我国与巴西有关对外负债、吸收境外投资、对外投资对比情况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资料后,加深了对最初问题的认识,激发了进一步探讨的强烈冲动,最后确定了《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动因研究》的选题。

  15毕业论文的结构与行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在修业期满时撰写的总结性作业。就管理类毕业论文的文体形式而言,毕业生除选用学术性论文的文体外,还可以选用调查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研究等文体形式。学术型的管理类毕业论文要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即结论、本论、结论的“三段论式”结构方式撰写。调研型的毕业论文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的结构方式撰写。可行性研究型的毕业论文可以按照“项目内容、论证分析、结构和建议”的结构方式撰写的。其中,学术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结构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后两者实际上也是三段式的结构。

  3.1毕业论文的结构

  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该思路清晰、而已合理、结构紧凑,因此,篇章结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的结构是毕业论文内容的载体,是毕业论文的骨架,它是指根据言论的中心论点的需要,对手头的材料所作出的组织、安排和而已。毕业论文结构的安排也是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论证事理、导出结构的思维活动的条理性、规律性在论文中的具体体现。

  3.1.1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一篇完整、规范的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由标题、目录、内容提要(中英文)、正文和参考文献等组成。

  (1)标题。即论文的眉目,也叫题名,标在第一行正中。毕业论文的标题应简洁鲜明,质朴无华,准确得体,让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管理类的毕业论文标题切忌像文艺作品或报纸的某些标题那样,以新、奇、特等吸引读者。毕业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应直接地、下面地提示论文的主要内容。当论文的内容比较丰富时,可以用副标题对正题加以补充。

  (2)目录。毕业论文写出目录,标题页数,不仅便于阅读,也便于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

  (3)内容提要。用来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在毕业论文的正文前列出内容提要,便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能够迅速掌握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大致轮廓。内容提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炼、明确、切忌过长。一般一万字左右的论文,写

  16二三百字的内容提要就可达到要求。

  (4)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1绪论。也称引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有时也简单介绍研究方法以、材料的依据等。开头部分很重要,因为反映了作者对他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的整体认识,必须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交代清楚。

  对于毕业论文来说,最好“起句即切题”,即说不离题;“单刀直入”,即不绕弯子,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不要“绵密周致”,则是讲论文开篇最忌细致、周到。写论文是给读者看的,不要先把结论大讲一通,人家还懂你的结论。应该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你怎么研究的,就怎么写,从头讲起,引导读者逐渐深入,逐渐到你的结论上。所以,好的论文,开门见山,起句入题,而后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2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论证过程在○此展开。这部分必须根据论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的论点,或解决某些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第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数据和多角度的充分理由,周详地、多层次地、多个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与阐释,并从这些问题的联系之中阐明中心论点。本论问部分内容是否充实,论证是否得体,将决定全文质量的高低,是毕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3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问题进行简要说明。结论切记草草收兵,虎头蛇尾,或者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5)参考文献(或附注)。篇幅长的毕业论文的最后要列出使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篇幅短的毕业论文可以将文内的引文采用注释的方式在文末注明。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的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中使用过的,包括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如果是非正式出版物则不必列出。所列的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不能以文献的重要程度或作者知名度为排列的顺序标准。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一是表示作者言之有据;二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真正尊重;三是便于教师在评阅论文时了解论文材料和观点和来源,掌握学生阅读文献的范

  1围;四是方便他人查找、使用。

  以上是管理类毕业论文结构的基本形式,这种三段式的结构,因其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性,而被人们广泛运用,但若将此简单化、程式化、不分场合照搬照抄,则显得过于呆板。不过,认真学习优秀论文的结构安排,对大学生写出结构完整、富有逻辑的毕业论文非常有帮助。

  3.1.2毕业论文结构安排的其他问题

  (1)段落和层次

  1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单位标志,一段一个意思,段落还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过渡、转折或强调等各分论点等。层次叫做“意义段”,段落叫做“自然段”。

  段落表示行文的停顿。论文的段落一般应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完整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一般来说,每段都有自己的“段意”,正如全文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一样。全段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这个论点一定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我们称它为段中主句。为了突出重点,段中主句通常放在段首;也有的放在段尾,起归纳总结的作用。

  段落划分的长短,没有一定的标准。段落的长短同文章篇幅长短有关。长文章的段落可以相对长些;短文章,节奏快,段落可以相对短些,总之,段落的长短要适度。一般说来,论文的段落,相对其他文体要长一些。如果段落过短,会影响对某一论点论证的展开。但若段落过长,言论分散,势必造成论文结构失衡,同时,也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有些大学生的论文,在结构方面很明显的缺点是段落过长,一个自然段占了几页稿纸,这是不善于划分段落,该另起一段的时候,没有另起一段;从思路上说,是说理层次不够清楚,几个意思纠缠在一起,理不清头绪。

  2毕业论文的层次是指论文内容安排上的先后次序,○也是毕业论文展开的步骤。它是作者写作思路的直接反映。它表现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或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或某一论断所包含的几个方面,或人们表达思想的先后步骤。

  在毕业论文中,最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层进式,即论文的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各个分论点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呈现出一种联系的层次关系。二是总分式,即采用“总题分述”的方式,先总括起来说,然后分开说;或者先分开说,最后再总结。三是并列式,即论文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

  1关系,各分论点的段落相互平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各个分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的内在联系。

  正文中的各个层次如果用数字表示,一般要用不同类型或各类的数字。第一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二层次为:(一)、(二)、(三)、(四)、……;第三层次为1、2、3、4、……;第四层次为(1)、(2)、(3)、(4)、……;第五层次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序列词,以标明几层意思、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或者用词语的重复来表示思路的层次。

  层次和段落有关密切的关系。层次,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有时是一致的关系。层次,着眼于文章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有时是一致的关系,即文章段落的划分正好反映内容的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自然段表达同一个层次的内容;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在一个大的自然段里,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层次。

  (2)过渡和照应

  文章是一层一层递进,一段一段展开的。为了使它脉络贯通,线索分明,上下前后浑然一体,经常需要在某些部位安排“过渡”和“照应”。过渡,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移。没有必要的过渡,文章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可能脱节以至于松散。一般地,在论文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开合关键处,或者论文内容一层意思到另一层意思的转移处,需要过渡,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的形式有过渡段、过渡句或联接词语等。照应,是前后文之间的相互关照、呼应。前有交代,后有照应,或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过渡和照应不仅能使论文上下前后内容连贯,结构紧凑,而且也是论述逐步深入的方法。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开头与结尾之间,或正文与开关、结尾之间,在必要的地方都应该安排某种交代和照应。如果论文缺乏必要的过渡和照应,或过渡牵强,照应欠妥,就会造成结构的脱落散乱。

  3.2毕业论文行文的要领

  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仅仅注重内容的正确与刻、结构的严谨与完整,而忽视了行文的格式,结果文章逻辑混乱、别字甚多、标点乱用,不免让人贻笑大方,这样的论文也是不合格的论文。这是高等学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较多的问

  1题。

  毕业论文的行文决不是“无碍大体的细枝末节”,它是在学生良好的写作素养的表现,也是其科研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大学生在行文格式书写方面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3.2.1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析,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纲举目张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同时还要纲举目张,即首先要举其“纲”,即要有中心论点,以统帅各分论点;二是张其“目”,即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论述沿什么途径异型

  三要纲目结合,即纲举目张,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并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论文得到一个恰当的布局、组织和安排。在这里,中心论点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任何论文,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议题,一定的视角,一定的实践要求,把各种问题东拼西凑在一起,而只能按照中心论点的要求,把整篇文章的各个论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做到“挈领而顿,首尾皆顺”。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

  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对于文章中的大小论点,一定要分类排队,科学地安排层次(包括问题自身的层次、说法上的层次和做法上的层次)。如果由A问题会产生B问题,A问题就应在先,B问题在后,这里就有客观上问题的自身的层次;如果A问题不解决,B问题就不能解决,这里就有解决问题的做法上的层次;不先说清A问题就不能说清B问题,这里就有问题说法上的层次。可见,层次是一种有机联系,而非形式上的、人为的联系。因此,论述中特别要注意事物本身的层次,或言论的问题自身矛盾发展的层次。要做到这点,就要熟悉事物,分析问题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单纯凭主观去臆定层次。找到了问题的层次,言论也就有了条理。能层次分明,也就能有条不紊。如果只注意条理,却搞不清层次,那敢不行。总之,要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便正确地反

  2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以避免行文中的“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主次不分”。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行文的顺序应当符合事实发展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程序和规律,如前提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的顺序。一篇毕业论文的行文顺序,虽然也有变化的形态,如倒叙、插叙等,但只要按事物本身的层次来展开论述,不管怎样变化,正常的顺序就一定能交代清楚。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它体现的主要是逻辑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大量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或者缺乏科学的归纳,甚至没有归纳就作分析,还有的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那么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归纳得愈合理、科学,你的结论就越可靠。要使论证逻辑上有力,就得把那些对导致结论有重大关系的论据之间的关系、联系讲清楚说明白。这就要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分析事物,或分析不到家,不在行,就既不会找全论据,也不会看出论据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在论证事物时,就不可能论证得好,不可能论证得有力。论证要服人,有时还得去说明论据的真实可靠,即论证论据。论证论题的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找出论据客观来路。另外,为增加论据的信服度,将不同的或对立的论据加以对比说明,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毛一贯,明白确切。即:论述要概念明白,立场鲜明,前后不发生矛盾,讲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要注意论文的一贯性和确切性。一贯性一般表现为:前有问题,后有答案;前有伏笔,后有发挥。有些论点,经过很多论证和解释,再另一论点联系,照应。既使它们在论文中相距较远,也要使它们有线相连,能够互送“秋波”。一般的连续和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另一个角度和侧面。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努力保持联系的线索,避免造成脱节。有时为保持联系线索的明确和连续性,还要明白交代联系的媒介。在论文中,有些段落,就是专为交代媒介、交代层次以便转换和过渡来服务的。特别是对中间环节较多的联系,一定不能简单地近几年其中复杂的判断和推理关

  21系,来一个急转直下,使读者感到突兀和摸不着头脑。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使它们之间联系,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抽空去掉其中的论证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塞给读者。

  要善于运用结尾来发挥作用;或在结尾再作出综合小结。重申要点;或回过头来扣紧开头,强调意义;或概括全篇大意,点明主题;或引出新的论点,启发读者的思想。这种首尾的连续,其实质也是保持中心论点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3.2.2毕业论文行文的格式要领

  (1)文字书写应工整、规范同,语言准确、简洁、严密

  语言文字是论文的“第一信号系统”,担负着表达论文内容重任,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写作质量。为此,论文书写应工整清楚,也就是书写要便于识别。特别要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偏旁部首的写法。规范,也就是要按照国家分布的《简化字总表》写字,不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要自造字。现在,自造和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比较普遍。近些年大学生用计算机打印论文已很普遍,其工整性无可挑剔,但错别字异常之多,究其原因或是手稿不够工整,打字者不易识别;或本身错别字连篇,校对时没有耐心,不够仔细,有时甚至一字之差,则谬之千里。杜绝错别字并不困难,只要勤查字典就可避免。

  另外,论文用准确、简洁、通顺、严密。准确,就是论文的语言要确切、鲜明地表达观点;用词要精确,恰到好处,做到词意相符。简洁,就是行文要言简意赅,不必过分修饰,力避冗长。严密,是指判断要恰当,推理要正确,论证要明确,行文要前后关照。

  (2)标点符号的写法与作用

  标点符号是论文中仅次于语言文字的“第二信号系统”,具有精确地表达论文的主要论点的重要作用。标点符号的使用不仅能使文章表达顺畅,而且还具有突出的修辞作用。

  标点要点在格内。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书写时应占一格;引号、括号、书名句,原则上两端均应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均应占两格;引号和括号经常要和其他标点符号一起用,书写时可各占1/2位置。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部分遇到回行时,不得孤立地写在论文素材,应在行末带上一字,或将它们移到下一行的开头。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后一部分,不能用在每一行的第一格。遇到回行情况时,一定要尾随文后,占文末框线的近处。省略号、破折号

  22不能折成两行写。标点符号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有:

  1问号的使用

  ○问号是句末的停顿,不能用在句中。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代词属于疑问格式,但整个句子不是提问语气,并不要求回答,就不能用问号。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个句子中间的停顿不应该用问号,应改为逗号。

  2引号的使用

  ○引号里引用的话必须原文照录,不能擅自改动;如果引用的只是原文的大意,则不必加引号。引号里的引文是完整的照录,那么引文最后的标点符号应放在引文之内;如果引文只断引了一个片断或几个字,那么标点符号应放在引号之外。在双引号和单引号重用时,其规范是:“运用双引号,双引号内又有引文则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内又有引文,那就再用双引号。格式为:“……‘……“……”……’……”。

  (3)引文的方式和书写格式

  写毕业论文时经常公援引经典文献或他人著作和文章中的材料、言论、观点。

  1引文的方式。引文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整段原文的引用;一种是摘○引;一种是转述。采取摘引的方式,有种种原因;或者因原文太长,没有必要整段引用,只需摘引其中几句;把原文拆开安插在自己的文句中,用自己的语句结构、语气把它们连接起来。采用转述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使引文简短些。也有的是为了使所引内容的文字风格和自己的论文风格相协调。

  2引文的书写格式。○主要有段中引文和提行引文两种。较短而又不太重的引文,一般都随行文引用。若引用的是原话,一定要核对准确,并需加前后双引号

  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那么文前只用冒号,或用逗号,不加引号。比较完整的长段引文,或者内容重要,或者需要强调的引文,要捏造,独立成段,在冒死号后另起一段。为区别正常的行文,书写时前头缩进两格(相对于正文需缩进四格)。提行引文的头尾处不必再加引号,上下可不必空行。

  (4)图有的运用

  图表是指用图形和表格的方式,记录和传达某种内容。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适当地运用图表能起到同文字一样的表达功能。好的图形,如结构图、统计图、示意图等能够表达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材料,使人一目了然,起到直观的作用。图

  23表的制作要仔细挑选材料,尽量准确无误、简明、易懂,美观、大方、清晰。

  (5)附注

  引用别人的概念、语句和数据等必须用附注注明出处。常用的附注有三种:承文注、页下注、篇末注。随文注,也称夹注。紧接行文语句用圆括号标明。页下注,也称脚注。根据本页注目的多少,在本页下端留出适量的空白,依次注明本页引文的出处。篇末注,也称尾注。指在整篇文章写完后,再对全文的引文统一作注。附注的书写方式如下:

  1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时,凡《选集》已收的均用《选集》中○的译文,《选集》没有的可用《全集》。用《全集》的,引文只注明书名、卷数、页码即可。

  2引自书籍(文集)的注写顺序是:作者、书名、版本、出版者、出版日期、○页码。例如:胡屹主编:《文告学全书》,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6月,第88页。

  如果重复引用,则只注书名、页数即可,不必再注出版者和出版日期等。如果引文收入某部文集,应先写文章篇名,后写文集名,例如:

  波特:《现代竞争分析》,《探求智慧之旅——哈佛、麻省理工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77页。

  外文原版书籍引文注释的注定顺序与中文相同。

  3引自期刊的文章,○注释的方法是:作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年份,期数。例如:

  Annzuo:《惠普的转变之道》,《世界经理人文摘》,2000年,第九期。

  4引自报纸上的文章,注释的方法是:作者,文章篇名,年、月、日,报名。○例如:

  王雪燕:《直销和低成本战略》,2000年11月8日《中国证券报》。

  有一种注释是属于对所引材料的说明。例如:

  本地注册的银行是同业市场港元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占贷封款净额的2/3,资金供应方以存放为主;而同业港元资金的需求者主要是海外注册的银行,特别1的银行。

  是那些在港只有一家分行○……

  11978年以后,申请香港银行版照且已在海外注册的银行,只允许设一家○

  24分行。

  (6)数字的用法

  197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出版局等7家单位对“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作了规定,在全国试行。撰写毕业论文,凡遇到数字的使用也应按此规定执行。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有特殊情形,可灵活变通,但应力求保持相对统一。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方法如下: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例:20世纪90年代或2000年10月8日

  需要注意的是:

  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年份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作98年,1980——1999年不能写作1980——99年。人类已进入21世纪,写年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世纪,尤其是有关20世纪的年代,切不可以为大家已心领神会,而不注明。

  2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

  ○例:25000——124/2/4倍8.2%3:127074万美元10个月1000多种

  ISO9000认证

  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一、二、三、……)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二本书、三种植物等。

  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万、亿作单位的数。如665000000公里可改写为6.55亿公里或66500万公里,不能写作6亿6500万公里或6亿6千5百万公里。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7)校对

  校对是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从“技术”方面保证论文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已所用的材料,要进行认真校对。文

  25章写完以后,对有在引言语、注释、文字、标点,应认真检查。文章付印打出清样之后,还要对全部文字再进行一次校对,以纠正打印中出现的错误。

  撰写毕业论文是件很严肃的事,也是一件很苦的工作。不仅需要大学生占有丰富的资料,并能以高屋建领之势驾驭整个资料,还需要掌握论文的结构和行文,讲求谋篇而已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结构合理、行文流畅的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26毕业论文的起草、修改与定稿

  4.1毕业论文的起草

  学生撰写论文,要在掌握论文的结构和行文等要领的基础上,按照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程序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撰写大体上分为撰写提纲、写成初稿、修改定稿三个环节。

  4.1.1撰写提纲

  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一般在8000—12000字左右,而且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在动笔写作时非常有必要先拟一个文字提纲,提纲是论文的设计图,能帮助学生考虑文章全篇的逻辑构成。学生看着提纲,能考虑论点是否充分,说明论点的材料是否充实,上下结论之间、论点与材料之间是否适应,全篇层次条理是否恰当等。学生按提纲写稿子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材料,可以将问题想得周到些,并且能够避免出现遗漏。写几百字的小评论打腹稿就行了,秘千字、一万字的学位论文一定要写提纲。导师审定论文提纲,是写作学位论文的必经程序。编写提纲是与研究思考同步进行的。学生应边看资料边思考问题,从资料中提炼主题与支撑主题的论点,选定作为论据的材料,即“明确观点、选定材料”。把头脑中考虑的观点与材料简略地记录整理出来,就是提纲。一份详细完整的提纲主要包括标题、论点句、段中主要句等内容。

  ——标题:论文的标题,首先要直接提示主题思想,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读者一看就明白所论课题;其次,最好能具体概括论文的观点,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的观点;第三要简洁明朗引入注意。字数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例如,标题《一般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这个标题具有简短、明确的概括性。通过这一标题,读者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对论文写作提纲,一般来说先拟定一个或两个标题,等初稿完成之后,再对标题进一步加以琢磨和修改。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题目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来写:主标题写得简短明确些,细节则放在副标题里。

  ——论点句:论点句是概括论点的一句话。学生在明确支撑主题的论点时,经过深思熟虑推敲润色,用一句话将论点写出来。能写出论点句,说明作者对这

  2个论点考虑成熟了。

  ——段中主句:段中主句是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有的安排在段落前面,有的安排在最后,有的插在段落之中,详细细的是提纲要将段中主句写出来。

  总之,所以拟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局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注意多加修改。要边写边积极思索,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4.1.2写成初稿

  提纲拟定以后,就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写作。按写作顺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写作:

  (1)前言

  前言或叫引言等,前言中要写明本论文的来源、目的、意义、范围;简述本论文所论内容在国内外发展概括,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本论文欲解决的主要问题。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要阐述选题是的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你所创新的地方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果和对理论及实践的意义。前言写的要稍微具体些,前言对所有的内容有明确的表述。

  (2)正文

  论文的正文,是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论述,在整篇文章中,应该会1问题的提出,所要论述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基有较大的篇幅。主要内容有:○2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3本篇文章中创新的地方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是什么?○○是什么?

  1应写明所使用的假定用其合理性,正文的写作要求是:○所用的分析方法或计算方法。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括地予以表达。2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要做到言之有序,论述有理,以论点○3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所谈到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文章。○的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过程和方法等均应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尽管不是结果本身,也应加以阐述。对调查时提取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必须详述。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定之不率,分析就难以置信,在写作时应特别予以重视。

  (3)结论

  在结论里要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

  2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点总是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在措辞上的严密,但又容易被人领会。应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

  (4)结束语

  在文章结尾处,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老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是很艰苦的工作阶段,在执笔写作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初稿的内容应尽量充分丰富,○要尽可能地把自己事先想到的与进去,以便为修改定稿提供便利。也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写出一个材料仓库。

  2顺利表达,不要在枝节上停留。

  ○3要合乎文体。采用普通话,文句力求精炼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避免采用新闻报道式的文体。

  4写得干净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页面字数不太多、四周有足够空余处○的稿纸以利于增加、删除和改动。

  4.2毕业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的是按照提纲顺序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有的先写研究得比较成熟的部分,成熟一段写一段,最后整理成文;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脱手,要多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尤其是对于初次撰写毕业论文的大学生,就更应注意对文章的精心修改。修改的范围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

  1观点的订正。看一看全文的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1)修改观点。○2观点的深化,注意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人雷同,有无深意或新意。

  (2)修改材料。就是通过对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支持和说明作者观点的材料充分而精炼、准确而鲜明。

  (3)修改结构,多数是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在出现

  下面

  2几种情况时,一般都应动手加以修改;

  1中心论点或分论有较大的变动;

  ○2层次不够清楚,前后内容重复或内容未表达完整;

  ○3段落不够规范,划分得过于零碎或过于粗糙,不能显示层次;

  ○4结构的环节不齐全,内容组织得松散。

  ○(4)修改语言。名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语言的修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不准确的改为准确的。

  ○2把啰嗦、重复的改为精炼、简洁的。

  ○3把生涩的改为通俗的。

  ○4把平庸的改为生动的。

  ○5把粗俗的俚语改为学术用语。

  ○(5)毕业论文的定稿。

  毕业论文初稿以后,学生经过与指导教师的反复修改,改到学生和指导教师比较满意后,才可以定稿,这时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特别注意。

  3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的组织管理

  5.1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即将毕业或结束本科学习前,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践,受到了科学、技术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学校对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检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有过程长,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要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质量有保证,必须抓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管理这一关键。

  5.1.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是高校按照本科学校计划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目标的重要阶段,与其他课程一样,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不仅有明确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更应有明确的德育要求。

  (2)适应性原则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因此在管理中应强调重视学生对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能够忙地适应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变化和需要,各校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及管理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增强适应性要求。

  (3)质量性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具体体现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调研、分析研究(设计)、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之中,它直接关系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不仅仅是目标管理,而必然要强调过程管理,并应将过程管理贯穿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

  (4)反馈性原则

  31毕业论文(设计)不仅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检验,而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整体教育质量也是一种检验,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使学生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学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及至对毕业生的质量咔嚓调查,获得信息反馈,以考察教育效果并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

  (5)效益性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是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在时间、经费和人精力投入颇多的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至少8周以上的时间;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实习调研、实验、资料搜集、分析研究、论文撰写及打印等均需要一定的经费劫持;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由于各自有其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选题,一名指导教师一般只能指导几名学生,这与其他的课程一个(或数个)学生班只需要一两名教师相比,师资大幅度投入。鉴于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视优化投入,提高教学效益。

  5.1.2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管理的机构和职责

  (1)组织管理机构

  要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项管理目标,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在组织上给予保证。根据高校现设教学管理机构,可建立校、院(系)、教研室分级管理体制,并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明确分工,协调运行,以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措施的执行。

  1校级管理机构

  ○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教务处负责,教务处设实践教学科专人管理(或由教研科代管)并具体实施。

  2院(系)级管理机构

  ○在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领导下,成立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院(系)教务部门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和具体实施。

  3教研室级管理机构

  ○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指导教师具体责任到人。

  (2)管理职责

  全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教学校(院)长领导下,由教务处、院(系)、教研室分级负责并落实完成。

  32教务处职责:

  教务处作为校级主管部门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及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对毕业论文○(设计)下达的指导性文件的要求和精神,明确整体管理目标,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2将整体管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并落实到各部门,协调各职能部门○(实验设备等部门)、各院(系)实施完成子目标,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编制年度毕业论文(设计)经费预算,向学校申请提供经费支持,做好经○费管理;

  4加强与各院(系)间的联系,按时听取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汇报,做好对各专业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抽查和检查工作;

  5负责成立校级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组织校级答辩;

  ○6负责组织校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评○估,对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

  7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研究,使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参加和了解学○校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质量;

  8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工作,其中包括做好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评选校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编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等。

  院(系)职责:

  院(系)教务部门是中间一级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机构,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由教学院长(系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和部署,根据本院(系)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

  2向各专业教研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动员;

  3组织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4为学生选配适宜的指导教师。应选派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水平较高、有丰○

  33富教学经验、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应占一定比例,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以不超过6人为宜,个别师资紧缺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应超过8人;

  5定期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抓好题目审○查、实习检查、中期检查、答辩等各个一节

  6负责组织系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质量检查;

  7成立院○(系)答辩委员会或专业答辩小组,组织院(系)答辩,评定成绩;

  8负责评选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向学校推荐;

  ○9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工作总结,并有文字材料;○、10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教研室职责:

  教研室是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校、院(系)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规定;

  ○2根据选题原则组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院(系)审核;

  ○3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条件,选定指导教师并报院(系)审核;

  ○4将情况○(学生姓史、题目、教师姓名和职称、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等)造表报院(系)。就指导要求、日程安排、评阅标准等召开指导教师会议,统一思想和认识;

  5组织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检查任务书填写情况;

  6把握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组织对○学生日常管理,可采取指导教师责任制;

  7按照院(系)毕业论文(设计)评价工作要求和部署开展工作;

  ○8成立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答辩小组,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

  9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工作总结;

  ○10将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汇总并交院(系)归档。

  ○5.1.3管理文件

  为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应该规范化管理,由校级管理机构责成教务处制定管理文件,作为进行管理工作的依据。

  34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主要文件有: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组织领导、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原则、工作程序、指导教师及职责、考核与检查、管理、答辩、成绩评定要求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等规范化要求等。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实行分类指导,按学科门类特点制订。管理学科可单独制订具体可行的,使学生成绩有可比性的评分标准和细则等。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任务书格式内容要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与程、指导记录要求等。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有关文件、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进度要求,自评总结等。

  (5)毕业答辩委员会工作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答辩委员会工作宗旨、任务、要求和工作程序等。

  (6)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主要内容包括:当年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工作,如动员(部署)、检查评估、答辩的程序和实施时间安排等。

  (7)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要求与细则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织程序、具体实施内容等各项规范要求。

  (8)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两部分,具体有对校级评价和系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工作要求、评价对象、评价方式方法、进程安排、定性分析等。

  (9)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

  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训练内容,其中培养能力为主要涵盖内容。

  355.2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管理的工作程序

  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的前提。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时间、内容、要求和规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按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毕业论文(设计)所在学期和周数。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或专业实习)后进行,毕业实习安排4~8周,毕业论文(设计)应保证安排8~12周。以安排毕业实习8周,毕业论文(设计)12周为例,一般采用如下的基本工作程序:

  1第七学期的第4~6周,教务处向各院(系)下达毕业实习(或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任务;

  2第七学期的第8~12周,各院(系)在接到确定的教学任务后,即制定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计划,向各专业教研室布置教学任务,着手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并开始实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准备工作。

  3第七学期的第13~14周,各专业教研室确定题目、指导教师及所带学生○人数,并填写题目表报教学院长(系教学主任);

  4第七学期第15周至期末,院(系)组织有关专家对题目进行审定。学生○报名选题或学科委员会为学生指定选题,院(系)视选题情况进行整体协调。各院(系)汇总报表,准备工作就绪;

  5第七学期期末或第二学期第1周,各院(系)做好指导教师、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向指导教师发放《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手册》,公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进行;

  6第八学期第1~8周,毕业实习(或专业实习)○。结合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进行实习调研;

  7第八学期第9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学生作开题报告,各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可随机进行抽查;

  8第八学期第10~11周,○中期检查(可在期中教学检查中进行),由各院(系)组织教研室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质量、学生工作态度、指导教师责任心等进行具体的检查,教务处按照各院(系)上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检查或抽查实施情况,各院(系)写出毕业论文(设计)中期小结(或写入期中教

  36学检查)教务处;

  9第八期第15周,各院(系)组织学生按照要求按时将所完成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英文摘等其他材料备齐,按照答辩资格审查要求进行毕业答辩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按照毕业论文有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要求由教务处统一制订),并将答辩资格审查情况及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学生名单报教务处。院(系)组织相关教师(或外聘专家)评阅,同时将答辩日程安排报教务处;

  10第八学期第16周,各院(系)组织专业答辩小组按教研室进行答辩,检○查答辩情况(或进行系级答辩抽查),按照学校要求和标准公开评分。在答辩期间,教务处应派有关管理人员随机听取答辩并检查答辩情况;

  11第八学期第17周,教务处按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从各专○业酌情抽取一定比例(如10%左右)的学生参加校级答辩,校级答辩由教务处组织,校级答辩成绩为最后成绩;

  12第八学期第18周,○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等材料由教研室整理收齐交院(系)进行资料归档;成绩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交校档案室存档;

  1313)第八学期第19周,各院(系)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的报;

  14第八学期第20周,各院(系)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主要经验、成果、完成情况、成绩分布分析、学生情况及指导教师工作情况、今后工作建议等报教务处。

  5.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组织管理的具体要求与办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运行管理与本科其他教学管理一样遵循相同的管理原则。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管理的工作程序,采用的具体要求和办法如下:

  5.3.1选题

  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进行选题是选题的前提。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选题应围绕本学科和专业,提倡选择与当前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及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管理类专业论文要注重从经济、社

  3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中选题,典型多样化,突出现实性;

  3选题应能够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较全面的训练,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原则上每生一题,多人一题时应任务不周。选题的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饱满,经努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5鼓励学生在思想、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创新。毕业设计类选题要注重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力求使用计算机实现上述方法;

  6教师根据社会发展、企业需要、学生个性差异和特点,设计多样化问题,○在面对大多数学生的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以实现因材施教;

  7院(系)将筛选后的题目向学生公布,由学生选择或由院(系)学科委员○会学生指定题目,在选题方法上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即允许学生结合所联系的实习单位选择课题,允许少量学生做出调研后自由选择题目。

  5.3.2检查

  在实行校级、院系级、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下,建立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的工作制度,抓好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三期”检查。

  (1)

  前期检查

  各院系在教学任务下达后,检查落实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选题、审题、指导教师选定,视情况组织专家对课题、任务书、开题报告等前期工作进行抽查,保证严格的选题、审题程序。

  具体检查项目为:

  1各专业能够按计划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本科一人数与名单;

  ○2各专业具备指导资格的专业教师人数,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为6人,不超过8人),各专业教研室填写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见表2-2)是否合适;

  3各专业教研室填写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目录》○(见表2-2)是否合适;

  4实习组织落实情况,○《学生毕业实习安排报表》(见表2-3)填写上报情况;

  5学生是否已分配各指导教师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报表》(见表2-4)填写情况;

  36学生是否已得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等相关的书面规定以及与选题有○关的资料;

  7各项经费落实情况、计算机和资料(含计算机软件)的到位情况;

  ○8学生有无特殊情况,例如对实习单位的要求等;

  ○9指导教师是否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实习组织以及实○施选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准备,是否填写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分阶段安排》(见表2-5)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计划表》(见表2-6)。

  10其他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2)

  中期检查

  这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性工作,由院(系)教学院长(教学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可结合其中教学检查工作,重点检查论文(设计)进度、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二次审查题目和内容。

  具体检查项目为: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是否按原定工作计划进行,○《毕业实习阶段成绩表》(见表2-7)是否交齐;

  2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是否按时每周辅导(1~2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见表2-8)填写情况;

  3学生工作态度,论文(设计)进度,与指导教师见面接受辅导次数、○《学生工作日志》(见表2-9)填写情况等;

  4对课题的题目、内容进行再次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

  后期检查

  1查毕业答辩前的准备。根据毕业答辩资格审查要求检查答辩资格审查情○况,掌握未通过答辩资格的学生情况和各院系答辩日程安排,随机听取毕业答辩,抽查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是否齐全规范;

  2对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进行验收,学校教务处可以组织专家组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进行全面检查(按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一定比例),有重点地检查院系通过的“优秀”、“及格”毕业论文(设计),同时对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最终审定。

  5.3.3评阅

  3在正式答辩前,各专业教研室根据《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组织评阅。

  (1)

  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根据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工作表现,论文(设计)工作量、完成情况及水平,对学生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工作能力及态度写出评语,按百分制给出成绩。

  指导教师评分可根据表2-10,表2-12。

  (2)

  评阅人评阅

  评阅要求:

  1评阅人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

  ○2评阅人不能评阅自己指导的学生;

  ○3评阅内容包括:论文的学术或科技水平,论文(设计)格式是否规范;论○文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足够;论文所得结论是否正确等。

  4评阅人按百分制,对学生论文给出评阅成绩。

  ○评阅人评分可依据表2-12.5.3.4答辩

  (1)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1校级答辩工作由校答辩委员会主持。○校答辩委员会由领导和各院系副教授以上有关专家组成,设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秘书一名,校答辩委员会可按专业下设若干个答辩组;

  2院(系)答辩工作由院(系)答辩委员会主持。院(系)答辩委员会由院○(系)领导和各专业讲师以上有关专家组成,设主任一名,必要时设秘一名。院(系)答辩委员会可按专业教研室下设若干个答辩组。

  (2)

  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校级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主持并组织毕业答辩项工作

  ○2对院系级答辩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

  ○3确定参加校级答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和评语;

  ○

  44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和检查工作。

  ○院系级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聘请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

  ○2审定学生的答辩资格;

  ○3主持并组织毕业答辩项工作;

  ○4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和评语;

  ○5根据工作需要视情况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

  ○(3)

  答辩资格审查

  在毕业论文答辩前,由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根据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要求进行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

  审查表的内容按照毕业论文有关管理规定及规范要求由教务处统一制订。

  答辩资格审查内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

  1是否有事请假,但假期已超过一周;

  ○2是否有无故旷课超过3天以上现象;

  ○3是否累计缺度及工作损失时间超过总工作时间的25%;

  ○4是否有重大违规事件发生;

  ○5是否有抄袭行为(设计文件或毕业论文中至少有25%的内容,抄自其他○资料);

  6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是否按规范格式编制;

  ○7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是否执行相关国家标准;文献目录书写是否○规范;

  8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是否按时、全部交齐。

  ○由指导教师填写《未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学生情况》(见表2-13)的相关栏目,汇总报专业教研室主任、教学院长(系教学主任)审查后,各院系将答辩资格审查情况及未通过答辩资格审查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4)

  答辩安排与实施

  在答辩资格审查完成后,由各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填写《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计划表》(见表2-14),内容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程序、答辩学生顺序和答辩要求等内容是否齐全和准确,同时,检查各专业教研室是否明确答辩记分方法,41是否明确对评阅人的要求。各专业教研室根据《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计划表》组织答辩。

  (5)对答辩的具体要求

  1参与答辩的教师,必须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

  ○2每个答辩组参与答辩的教师不得少于3人;

  ○3每个答辩组配备专职(或兼职)秘书一人;

  ○4答辩主式可不拘一种。一种方式是,答辩开始时,首先由答辩学生自述论○文的内容(一般不超过15分钟),再由教师提问并让学生当场回答问题,每个学生答辩总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另一种方式,由答辩学生自述论文内容,教师提问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此时由其他学生进行自述)做准备后回答问题。

  5答辩评分时,各答辩教师要依据答辩内容的正确性、逻辑性、及时性和仪○容仪表等,按百分制打分,由答辩秘书按照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出每位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评分标准见表2-11。

  (6)在答辩工作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人员、各院教学副院长和系教学副主任,走访各答辩现场,随时解决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7)从答辩学生中,抽取一定比例(弦乐10%)参加校级答辩,校级答辩成绩为最后成绩。

  5.3.5成绩评定

  在答辩结束后,由答辩秘书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成绩=[指导教师给出的毕业实习成绩×25%+指导教师给出的论文成绩×25%+评阅人给出论文评阅成绩×20%+答辩成绩×A(χ)

  其中:

  A(χ)=1当

  为参加全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时

  0当

  为未参加全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时

  答辩秘书将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填入《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表》(见表2-15)报教务处。

  42附录:《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评分标准》

  ●

  优秀(同时具备以下各条者)

  (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刻苦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出色。

  (2)

  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短期任务;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

  (4)

  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5)

  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化好。

  (6)

  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准确可靠,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

  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深入地回答主要问题,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良好(同时具备以下务条者)

  (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良好。

  (2)

  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竟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

  (4)

  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5)

  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化较好。

  (6)

  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准确,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43(7)

  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准确地

  回答主要问题,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中等(同时具备以下各条者)

  (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工作努力,态度比较认真,遵守各项纪律,表现一般。

  (2)

  能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知项任务;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3)

  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

  (4)

  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

  (5)

  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基本规范。

  (6)

  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论文答辩时,能够简明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比较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

  及格(同时具备以下各条者)

  (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基本遵守頢纪律表现一般。

  (2)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和全面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

  (3)

  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竟是方案对相关组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

  (4)

  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

  (5)

  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能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基本规范。

  (6)

  原始数据搜集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基本准确,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论文答辩时,能够阐述出论文的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能够比

  44较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

  不及格(具备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情节严重的具备以下一条者)

  (1)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态度不够认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

  (2)

  在教师指导下,仍不能按时和全面

  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

  (3)

  毕业论文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4)

  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

  (5)

  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时,不能正确地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规范。

  (6)

  原始数据搜集不得当,计算结论不准确,不能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7)

  论文答辩时,不能正确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经答辩教师启发,仍不能正确地回答各种问题。

  45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延续,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运用,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研究和工作能力,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6.1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主导,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每位指导教师应明确职责,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全过程。

  6.1.1指导教师的条件

  (1)思想作风正派,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个人素质;

  (2)有较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

  (3)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设计能力或管理经验;

  (4)一般应具有中高(讲师、工程师)或中级以上职称,初级职称的教师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

  6.1.2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

  (1)根据选题原则,提出选题题目并附选题的主要内容、依据、目的、要求、现有物质条件等提供教研室课题审查和学生选择;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及时做好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收集资料等准备工作;

  (3)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能力及学生自制条件,帮助学生选好题目、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要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对论文或设计方案涉及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结论等应认真检查。

  (4)掌握学生论文(设计)进度情况,督促学生执行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5)从德智体各方面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纠正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和言行,对违纪学生及时帮助教育和处

  46理;

  (6)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向答辩委员会写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应用价值等评语、意见和建议;

  (7)督促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准备,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8)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整理交院(系)归档。

  以上指导教师的职责与作用建议纳入学校统一编制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手册》中。

  6.2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本科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完成和锻炼、初步发挥才能的机会。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优良的科学品质,培养从事科研、技术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的目的。为此地,对学生必须提出明确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学生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全面按时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争取优异成绩;

  (2)

  在接受任务书后,要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论文(设计)题目在毕业实习中进行实习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其内容包括题目、研究(设计)目的、依据、论文结构布局、经济价值、工作进度、预期阶段性成果或最终结果等,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方可实行。

  (3)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时、独立地完成课题,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设计)和已发表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

  (4)

  学生应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5)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高度的敬业精神,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爱护仪

  4器设备;

  (6)

  做好毕业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精神饱满地参加毕业答辩;

  (7)

  毕业答辩结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所有材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原文、图表、调研资料、软件文档等)交回所在院系;

  (8)

  认真做好毕业总结。

  以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建议纳入学校统一编制的《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手册》中。

  6.3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

  (1)

  第七学期末,准备毕业论文(设计)方向性题目,提出选题题目供教研室审查。

  (2)

  第八学期第1周:

  1帮助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结合选题与学生共同确定毕业实习单位;

  ○2对每一学生做出具有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即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特点提出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法和要求。

  (3)

  第八学期第2-8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根据与学生约定的阶段主题和实习内容控制工作进程,真正使学生结合选题进行实习调研工作。

  (4)

  实习结束,指导教师根据整个实习期间学生的表现,并结合实习厂家提供的实习情况鉴定,确定并公布每个学生的毕业实习分数,填写以班级为单位的《毕业实习阶段成绩表》(见2-9),上报教研室。

  (5)

  第八学期第9-11周,指导教师根据已确定的课题和相应的研究思路,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1指导学生正确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指导学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3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物质及技术准备条件)○;

  4对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6)

  第八学期第12-14周,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

  1掌握学生论文(设计)进度情况,定期(每周1-2次)或不定期地进行答○疑和抽查,及时处理论文写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8

推荐访问:论文概论写什么 概论 论文

版权所有:众一秘书网 200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众一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众一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辽ICP备05005627号-1